最近想著買新機的機友們。
聽我一句勸,再等等。
目前阿通已經官宣了,驍龍8 Elite 2的發布時間,是9月23-25日。
再加上有爆料稱,天璣9500發布時間可能早于驍龍8 Elite 2。
不出意外的話。
咱們在九月就能看到小米16系列、iPhone 17系列、OPPO Find X9系列、vivo X300系列和榮耀Magic 8系列上市。
大伙期待的國產旗艦群戰蘋果劇情,終于上演了。
不過考慮到iPhone 17系列加入了Air,還有著普及12GB、全系高刷和加強散熱等升級。
國產旗艦光靠軟件上「強行兼容」蘋果,可不能有效把果子用戶搶過來。
好消息是,哥幾個是真帶著一堆新硬件、新技術來了。
電池:硅碳負極電池繼續猛沖
相信不少機友都有刷到,果子要給iPhone 17 Pro Max搭載5466mAh大電池的消息。
相比前代4685mAh,固然是“史詩級提升”。
但和國產手機卷得飛起的「硅碳負極電池」相比,只能說還得多練。
在此之前,機哥一直以為,8000mAh的硅碳負極電池,理應是最近兩年手機電池的巔峰。
可當我看到榮耀X70,又掏出8300mAh電池后。
不由得感嘆——
你永遠不知道國產手機能從褲兜里掏出什么狠活。
而且大伙可別覺得,8300mAh就是天花板。
從爆料來看,明年理論上可落地的單電芯電池,最大能來到8500mAh。
仍處于實驗室預研階段的電池,甚至有9000mAh,硅含量25%-30%。
不過對于旗艦機,倒是不能要求太高。
因為要給影像讓空間,下一代國產旗艦電池,最大容量可能就7000-7500mAh左右。
講道理,其實也很夠用了。
影像:2億大底多攝、連續光變潛望鏡
在座的各位機友,應該有手持vivo X200 Ultra,或者小米15 Ultra的吧。
這倆超大杯的共同點是,都搭載超大底2億像素長焦,望遠上限比常規5000萬大底長焦傳感器強不少。
但單單一個2億長焦,似乎還滿足不了手機廠商。
有爆料顯示。
除了三星,索尼和豪威的2億像素CMOS都在測試中,明年會有更多新機吃上2億像素鏡頭。
更虧賊的是——
有一家TOP5廠商,在測試2億像素主攝+2億像素長焦。
還有一家TOP5廠商,在測試主攝、長焦和超廣角,全采用2億像素大底方案。
雖然聽起來離譜了點。
但相較于目前部分旗艦,主攝和長焦所采用的2x2ocl傳感器。
2億像主攝和長焦,確實有著更寬裕的高像素裁切空間。
以后各家在望遠賽博斗蛐蛐的時候,感覺沒兩億像素的,都得自動退群。
至于是哪兩家廠商如此激進。
結合市面上的可靠爆料,我盲猜一手,前者是OPPO Find X9 Ultra,后者是vivo X300 Ultra。
除了力大磚飛的2億像素主攝和長焦。
國產廠商還在測試一個難度更高的技術——
連續光變潛望鏡
這技術說新鮮也不新鮮,之前索尼已經在旗艦機上量產過了。
但實際的成像效果,也的確不盡人意。
原因就在于,光變機械機構比較復雜,索尼又不想把機身做得太厚重。
最終犧牲的,就是傳感器尺寸和防抖能力。
這也導致它在弱光環境下的畫質,被大底定焦一拳干碎。
不過既然國產廠商選擇這條技術路線,肯定會比索尼優化得更好。
現在就看哪家大廠,率先把連續光變給掏出來了。
在這兒也順便問下機友們的意見。
如果是你,你會更希望影像超大杯,用什么打法?
屏幕:
Real RGB OLED
Real RGB Tandem OLED
除了電池和影像。
下一代旗艦機,預計還會搭載技術更頂級的Real RGB OLED屏幕。
其實這技術,機哥早一陣子也做過科普。
老規矩,感興趣的機友,可以「戳我」回顧。
嫌麻煩的話,直接看機哥的省流總結:
和常規的類鉆OLED排列相比。
Real RGB OLED由于采用完整的RGB子像素排列,在精細度上就更有優勢,說是媲美LCD都不為過。
到時候,1.5K「Real RGB OLED」屏幕,可能跟常規的2K OLED屏一樣清晰。
最終做到,在ppi數值不變的情況下,有效降低屏幕功耗。
這種能讓消費者做到,既要省電,又要清晰度的技術。
想必各位機友,都是喜聞樂見的。
從爆料來看,這項技術會首發于小米16 Pro上,后續再下放到REDMI K90系列。
除了常規的Real RGB OLED。
華星光電還整了個武魂融合技,那就是Real RGB Tandem OLED。
聽起來很難理解是吧。
但其實,大伙可以把它當作,Real RGB OLED的雙層發光結構版。
之前榮耀已經證明過,雙層發光結構,可以有效提升屏幕亮度和壽命,并且功耗還能降低30%-40%。
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貴。
可預見的是。
明年乃至后年,會有更多精細度、亮度、功耗、護眼和壽命都做到頂級的屏幕出現。
屏幕黨們有福啦。
原生磁吸無線充
提起磁吸無線充。
大伙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iPhone的MagSafe。
方便確實是方便,沒電的時候掛個充電寶吸上去就完事。
但問題就在于,這技術的專利在果子身上。
國產手機想要做,要么繞開專利自己弄一個新的方案,要么簡單粗暴地整個磁吸殼來平替。
磁吸殼這一塊,之前黑廠做過了,順便把規格參數都公開了。
但原生的磁吸無線充,目前安卓這邊的確沒有。
好消息是,OPPO已經在做測試了。
不僅繞開了果子的專利,在磁吸功率上,還有望做到50W。
它甚至保留了「強行兼容」蘋果磁吸生態的打法。
當然,原生磁吸無線充也并非毫無代價。
由于磁吸充電零部件會占用內部空間,這就意味著電池容量變小、機身厚度增厚。
如果給機友們選的話。
7000mAh+普通無線充,以及6800mAh+磁吸無線充,你會選哪個?
內置防水防塵散熱風扇
手機內置散熱風扇這技術,其實之前游戲手機也做過。
唯獨在主流手機上,至今仍不見蹤影。
直到OPPO K13 Turbo,官宣了內置散熱風扇的方案。
人們才意識到,機圈已經卷得沒邊。
而在OPPO預熱內置風扇的評論區底下。
機哥還看到濃眉大眼的紅魔手機官方,擱這搞節目效果。
說來也是,紅魔在搞散熱風扇這塊,算得上是國產祖師爺了。
就連剛發布不久的紅魔電競平板3 Pro,都吃上了內置散熱風扇。
這也讓它在跑各種大型3A手游,都跟過家家似的。
什么原神星鐵,幀率基本都能直線跑滿。
而手機受限于空間,正常能發揮出的性能,一般也就5W以內。
有了散熱風扇加持,壓一下星鐵的傲氣,估計沒啥問題。
機哥也看到,打算給手機上散熱風扇的,不只有紅魔和OPPO。
iQOO 15 Ultra和華為,也在測試這力大磚飛的散熱方案。
甚至乎,華為Mate 80系列還搞定了散熱風扇的IP68防水屬性。
難道說,滿血性能釋放的麒麟,真的要回來辣?
OK,以上就是下一代旗艦新機,可能會出現的新硬件和新技術。
雖說讓人驚艷的創新不多。
但基本都是能加強手機體驗的東西,比如更好的續航、更強的散熱、更頂級的屏幕。
機哥已經開始期待地搓起小手了。
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