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479
“和老婆一天聊不了幾句,和這個自閉癥小伙卻能聊恐龍聊到半夜!”
趙鑫自己也沒想到,一次公益活動上的“一面之緣”,竟讓他和遠在溫州的自閉癥青年心星成了連續聊天三年不間斷的網友——聊恐龍化石、聊奇幻腦洞,甚至大年三十都在分享新發現,頻率高到讓妻子都“吃醋”。
而這只是開始。后來,他招募了自閉癥員工明輝,這個曾被擔心“能否勝任”的小伙,工作卻一絲不茍得讓人驚嘆。
他還當起了青春期自閉癥青年小黑的社交教練,像解方程式一樣,一步步拆解那些讓人頭疼的人際難題。
從網友、老板到大哥,趙鑫陪伴三位“星青年”走過了迥異卻同樣精彩的路。他從沒想到,這段旅程最終改變的,竟是他自己。
文| 漁漁
編輯| Zoey_hmm
圖| 受訪者提供
和自閉癥青年聊天,比跟老婆還頻繁
早晨五點半,趙鑫的手機在黑暗里亮了起來。
微信跳出十幾條消息,他點開一看,依然是滿屏的恐龍畫作和關于“為什么恐龍雖然滅絕了,但由它演變出來的鳥類依然還在”的追問。
過去三年多來,這樣的場景每天都會出現,從未間斷。“我跟他聊天比跟我老婆聊天都勤!”趙鑫調侃道。
發消息的“網友”,是遠在溫州的22歲自閉癥青年心星。
心星出生于2003年,7歲才確診自閉癥,因為無法適應學校生活,他初中便輟學了,但他在繪畫上極有天賦,筆下的恐龍、老虎栩栩如生。
趙鑫和心星
兩人結識于2022年大米和小米的公益畫展,逢人便聊恐龍化石的心星,遇到了同樣在兒時迷戀過恐龍的趙鑫,兩人一見如故。活動結束后,心星主動加了趙鑫的微信。
此后心星回到溫州老家,趙鑫繼續在深圳工作。心星每天都給趙鑫發消息,在圖書館發現有關恐龍的新書,會一頁一頁拍下來發給趙鑫看;畫室完成了新作,也會發給趙鑫點評。甚至大年三十晚上,他也在分享最新搜集的恐龍資料。
這個只有一面之緣的網友成了心星依賴的人。有一陣,心星沉迷神話電影,聊天框里頻繁出現“僵尸”“殺人”等字眼。家人越制止,他越想了解。
趙鑫沒有說教,而是巧妙地轉移話題:“我對這些不了解,感覺很恐怖,你可以跟我聊聊別的發現。”沒多久,心星的注意力又回到了史前動物上。
當心里的困惑無法解開時,心星總會問問趙鑫的意見。
有時候趙鑫因為工作太忙來不及回復,會收到心星的奪命連環call,一個問題重復發三四遍,見趙鑫沒回復,就直接打來微信電話。
因為摸透了心星的自閉癥特質,趙鑫理解這只是心星的表達方式,看到電話他就會回消息。
“我跟他聊天,比跟我老婆都勤快。”趙鑫調侃道。
趙鑫欣賞心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佩服他對恐龍的了解如此多和深。趙鑫說,自閉癥青年也是鮮活的、擁有豐富精神世界的個體。
“不要因為特殊就區別對待他們,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溝通方式和喜好,我們需要的只是充分接納和尊重。”
心星口中那些看似和現實毫無關系的話題,也讓趙鑫從工作的壓力里逃離出來,進入另一個奇幻的世界。
最近心星告訴趙鑫,他正在存錢,等存得足夠多了,就帶趙鑫一起穿越回遠古時代看恐龍。
當自閉癥員工成為最佳搭檔
趙鑫認識的第二位自閉癥青年明輝,則成為了他的員工。
2023年,當大米和小米決定啟動首批自閉癥青年招募計劃時,時任大米和小米深圳坂田楊美中心主任的趙鑫心里也打鼓:他們能勝任工作嗎,會不會情緒失控?
實際情況出乎意料,“他們并非外界認為的‘暴躁、易怒,容易有攻擊性行為’”,趙鑫說。29歲的明輝沉穩、靦腆,他不會主動聊自己的興趣愛好,但交給他的工作任務總完成得一絲不茍。
明輝還會主動協助同事管理教具和活動教室。中心每半個月要進行一次消防設備檢查,明輝總是能牢牢記住檢查的時間,第一時間提醒趙鑫。
但趙鑫發現,明輝也有自己的焦慮。他從不向外釋放情緒,而是向內自我攻擊。
有段時間,他負責收集康復師的檔案,臨近截止日期,有人沒交,他不知如何催促,急得滿頭大汗。“有時候汗水浸濕衣服,一天要換三四件。”。
趙鑫告訴明輝,有問題可以來找他,不要自己憋在心里。但趙鑫不會直接告訴明輝要怎么做,而是對他說:“你要學著自己處理問題,想想有什么辦法,再帶著解決方案來找我。”
從入職第一天起,趙鑫就將明輝當成普通同事。他很早就告訴明輝媽媽,不會定期匯報明輝在工作中的大小事,不聯系,就代表一切正常。“這是對明輝的尊重,也是對工作的尊重。”
后來,趙鑫升任區域負責人,頻繁出差。他發現,每次出差,明輝總是悶悶不樂。
他找明輝聊天:“我走期間發生了啥?有什么讓你不開心了?”
“你出差多,說明你工作能力很強,”明輝說,“我也想像你這樣。”
趙鑫聽了很感動,他沒想到自己能成為一名自閉癥青年的榜樣,這樣的崇拜和認可比來自其他外界的評價都更讓他開心。
他跟明輝說:“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也和你差不多,等你能力變得越來越強,就能承擔更多的責任了。”
現在明輝不容易著急了,也逐漸能夠獨立處理問題。趙鑫判斷,即使不在支持性環境里,現在的明輝也能勝任一份基礎的工作。
給自閉癥青年當大哥,教社交就像解方程式
正如每個人的性格都千差萬別,自閉癥人士的表現也千人千面。相比于明輝,另一位自閉癥同事小黑,就不那么讓人“省心”了。
處于青春期的小黑時常把握不好社交的分寸,有時他無法察覺自己的行為冒犯到了對方,導致對方態度急轉直下。
有好幾次下班后趙鑫和小黑面對面坐下來聊,一點一點幫他梳理人際溝通中遇到的問題,到底是哪一步開始讓對方覺得不舒服了。這個過程就像解方程式,一步步推導出答案。
小黑因此明白了很多社交規則。比如:聊的必須是別人也感興趣的話題,而不能只是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趙鑫拿小黑最喜歡的大巴車舉例:你喜歡大巴車,但別人不感興趣,你跟別人聊能聊得起來嗎?小黑搖搖頭。如果女孩聊化妝品、衣服,你不感興趣,是不是也不會聊呢?小黑恍然大悟:“是這樣的”。
他還教小黑識別對方不想聊天的信號:“如果你發現別人不看你了,在玩手機,不回應,就是對你說的不感興趣,你就得停下。”
后來小黑離開楊美中心,被調到總部,還時常約著趙鑫一起打羽毛球。每次遇到情緒問題,也總打電話找趙鑫一起復盤。
趙鑫也給小黑布置作業:“把你的感受寫下來,用文字的形式來平復情緒,梳理思路。”
小黑在記錄自己的情緒
時間久了,趙鑫成了小黑的救火員。
去年趙鑫所在的中心,在年會時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當晚,小黑不請自來,現場有一位他并不熟悉的、曾在同一中心工作的老師,小黑非常主動地上前搭話,甚至試圖索要聯系方式。在被同事勸阻幾次后,他仍試圖接近對方。
趙鑫立刻過將小黑帶到一邊,明確告訴他,他剛才的行為不合適。這會讓對方感到害怕和被冒犯,尤其是當彼此不熟悉時,一上來就問詳細個人信息。
趙鑫嚴肅指出,如果他繼續這樣做,作為對他的小小懲罰和對其他參會者的尊重,將要求他立即離開現場。
然而,過沒多久,他又試圖接近那位老師。趙鑫再次把他叫過來,更嚴厲地重申了上述觀點。
在趙鑫看來,處于青春期的小黑對異性有好感是正常的事情,但自閉癥的特質又讓他不理解社交的邊界。他并未責怪小黑,而是全程耐心引導。
小黑的行為無法因為一兩次的糾正就完全改變,但趙鑫有信心:“只要每次都比上一次有變化就是進步。”
和三位“星青年”的相處,讓趙鑫的情緒變得平和很多。“現在很少有人能惹我生氣了”,趙鑫笑著說。
過去開車上路被加塞,自己會在心里咒罵,但現在會想,對方可能真的著急趕時間,讓一讓也沒什么。
同時,也修煉出了趙鑫的包容心。他說:“有時候我們看到一些自閉癥人士的舉動和普通人不同,會覺得詫異,但當真的理解了他們的行為模式,就不會覺得奇怪了。”
理解,是包容的前提。
這些年和心星的聊天記錄趙鑫都備份在手機里。“有空的時候看看,也挺開心的。”
趙鑫和心星的聊天記錄
明輝現在已經不怎么找他了,趙鑫偶爾點開微信,看到對方頭像心里就覺得踏實。
小黑還會時不時給他發微信,問些諸如“你覺得我今天表現得好嗎”的問題。他都一一回復,像個大哥那樣。
他們在用不同的方式長大、交朋友、試著參與進這個世界。
而這三段跨越神經鴻溝的友誼不僅顛覆了趙鑫對自閉癥的認知,更讓他感嘆:“原來這就是神經多樣性!”
趙鑫說:“我就是陪著他們一起走了一段。謝謝他們讓我有了不一樣的生命體驗。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擁有這樣一段美妙的生命旅程,我這輩子都忘不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文章版權歸「大米和小米」所有,未經許可,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發布。本號長期征集線索/稿件,一經采用,稿費從優。提供線索/投稿請聯系:contents@dmhxm.com。
點擊撥打大小米服務熱線
有任何問題點擊“閱讀原文”咨詢“AI顧問”——你的專屬個性化AI督導,專業又懂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