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天化日下,烏克蘭國家安全局高官在基輔街頭被殺。兇手一槍斃命又補了4槍,行兇后快速沿著既定路線撤退。
這名官員不是一般的政府官員,他叫伊萬·沃羅尼奇,是一位頂級情報頭子。是烏克蘭襲擊庫爾斯克的最大功臣。在那場名為蛛網的特別行動中,烏克蘭用大量無人機襲擊俄羅斯4個軍用機場和數十架古董戰機,直接導致俄羅斯經濟損失超70億美金,他就是該行動的主導人物。
此外,伊萬·沃羅尼奇還于去年年末主持暗殺了俄羅斯生化部隊司令伊戈爾·基里洛夫中將。還用汽車炸彈謀殺了俄羅斯總參謀部作戰總局副局長,還曾經讓俄羅斯安全局第5局長阿列克謝在自己的辦公室被毒殺。俄羅斯隱忍了這么久,現在到了收賬的時候了。
這次的行動一看就是克格勃的風格。雖然蘇聯早已解體,但克格勃的做事風格并沒有隨著蘇聯的解體而逝去,而是被繼承進了如今的FSB,也就是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和GRU,即俄羅斯軍事情報總局。這套老式反情報機器,隨著普京的上臺繼續油光锃亮的運轉了起來。
這次的基輔槍擊案,殺手行動干凈利索,手槍安裝了消音器,沒有傷及無辜。槍殺對象是烏克蘭國家情報的頂級情報頭子。選在基輔,說明俄羅斯在烏克蘭的眼線還活著,而且埋得夠深。這次行動不是恐嚇,是俄羅斯開始一份份收賬了。
之所以選在現在動手,是因為俄羅斯不能再坐以待斃下去了。過去兩年,烏克蘭情報系統出手頻繁,命中率極高。從炸克里米亞大橋到襲擊首都,從炸油氣管線到偷襲俄羅斯空軍基地,俄軍是吃了不少悶虧。那么,俄羅斯為什么不早一點動手?答案很簡單,等你犯了足夠多的事情的時候。才好一一算賬。俄羅斯等的就是今天這一天,既有正當理由,又找準了你松懈的時機。
伊萬·沃羅尼奇的死,不是這場戰事的轉折點,但可能是情報戰全面公開化的信號。接下來,俄烏的戰場即將轉向城市的大街小巷,政府政要,技術人才、高級將領,都可能潛伏在俄羅斯的暗殺清單中。“影子戰”將一步步走進明面,暗殺、反暗殺不再遮遮掩掩。
接下來,預計西方情報系統會對俄烏戰事介入更深。烏克蘭則會對俄的“本土作戰”更加激進,手段可能不限于無人機轟炸,定向爆破、軟目標襲擊。
在過去,烏克蘭主要是靠無人機偷襲、潛伏炸彈這種小投入大破壞的方式來贏得非對稱戰爭,而俄羅斯現在逐漸開始對稱式回應,也就是說,你派人暗殺我的軍事高官,我就讓你的高官當街斃命。這標志著俄羅斯情報體系終于從挨打轉向還擊,從被動轉向主動。
而烏克蘭一邊,此次事件引發的連鎖反應是巨大的,在安全部門的眼皮底下暗殺烏克蘭情報頭子,說明烏克蘭情報系統已被滲透得很嚴重了。接下來高層可能會來一波大清洗,對內務安全特勤部門展開反滲透排查。而一旦行動展開,就會導致人人自危,最終自亂陣腳。說實話,情報癱瘓遠比死一個人更可怕。
伊萬·沃羅尼奇被殺,可能不是起點,也不是終點,而是執行中的一個節點。接下來可能會有更多暗殺、投毒、爆炸、失蹤事件發生;甚至不排除精準打擊外國教官、北約顧問的升級版暗殺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這件事最早由RT(今日俄羅斯)披露,俄方把控敘事節奏,不是烏克蘭公開此事,而是俄羅斯主動“宣讀戰報”。
誰先發布、誰先定性,誰就擁有心理戰優勢。這不是簡單傳播,這是認知戰的延長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