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特殊的加密貨幣,穩定幣正掀起前所未有的討論熱潮。
尤其是央行行長潘功勝近期在陸家嘴論壇上“首提”穩定幣之后,各大城市對穩定幣的關注悄然升溫。
據不完全統計,過去一個月以來,已有超5個城市的官方部門或機構提及穩定幣。其中,上海、無錫、青島(嶗山區)、成都(錦江區)以研究學習為主,北京、深圳則發布關于穩定幣的風險提示。
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于國際金融中心上海。
7月10日,上海市國資委黨委召開中心組學習會,圍繞加密貨幣與穩定幣的發展趨勢及應對策略開展學習。上海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賀青稱,要加強對數字貨幣的研究探索,探索區塊鏈技術在跨境貿易、供應鏈金融、資產數字化等領域的運用。
在外界看來,這釋放出上海官方層面對穩定幣的關注與研究信號,也引發有關上海試行穩定幣相關業務的遐想。
上海優勢
中國金融開放的前沿陣地
聚集眾多區塊鏈產業資源和人才資源
目前,中國內地現行法規對虛擬貨幣相關金融活動持明令禁止態度。不過隨著美國及中國香港等逐步落地穩定幣監管措施,業界也開始猜測穩定幣在內地有所發展的可能性。
一個問題是:為什么是上海?
這倒也不難理解。上海作為中國金融開放的前沿陣地,曾多次承擔國家金融科技試點任務。同時,上海聚集了國內眾多區塊鏈產業資源和人才資源,比如全國首個區塊鏈技術創新生態集聚空間“數鏈空間”,以及上海樹圖區塊鏈研究院等科研機構。
在香港Web3.0標準化協會副秘書長、香港區塊鏈應用與投資研究院執行院長胡烜峰看來,“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著天然的優勢,也有著眾多的金融人才,一定要先行先試穩定幣,迎頭趕上國際金融的前線?!?/p>
而在探討上海落地穩定幣的可能性時,業界的目光更多地聚焦于上海自貿區。
圖片來源:上海自貿區官微
“可以考慮在上海自貿區與香港同步推動相關人民幣穩定幣的創新探索工作?!眹医鹑谂c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在近期的署名文章《可探索“內外結合”發展人民幣穩定幣》中提到這一觀點。
他的理由是,上海自貿區自2013年成立以來,已基本建立與國際經貿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同時,中央金融管理部門正在全力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邁向更高能級,央行也宣布包括在上海臨港新片區開展離岸貿易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等八項措施。
楊濤還指出,基于Web3.0世界打造的穩定幣已經超越了傳統的離岸與在岸范疇,為了更好地實現戰略統籌、主動監管、協同推進,應該考慮采取境內離岸與境外離岸人民幣穩定幣的聯動發展模式。
亞洲數字經濟科學院院長陳柏琿向城市進化論談到,上海作為中國金融科技創新的重要高地,擁有自貿區、金融開放壓力測試區,以及一批具備區塊鏈與數字支付能力的龍頭企業,為人民幣穩定幣的試點探索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監管空間。
此外,上海自貿區特有的自由貿易賬戶(FT賬戶)等制度優勢,也有望在風險可控的范圍內為穩定幣試點提供支撐。
FT賬戶由上海自貿區于2014年首創,作為一個本外幣一體化、賬戶內可自由兌換的銀行賬戶體系,FT賬戶獨立于傳統賬戶體系,實行分賬核算,是探索資本項目可兌換、擴大金融開放和防范金融風險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前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鄒傳偉認為,“上海試驗穩定幣離不開FT賬戶?!瓼T賬戶+代幣化’有望為自貿區試點人民幣穩定幣提供基礎設施層面的支撐?!?/p>
內外聯動
“上海完全可以與香港同步推動
境內外兩個版本的人民幣穩定幣”
值得注意的是,在闡述境內離岸與境外離岸人民幣穩定幣聯動的必要性時,楊濤在上述文章中提出了三個觀點。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277152
一是面對美元抵押型穩定幣的迅速發展和全球監管的快速變化,我國亟需主動研究和監管穩定幣,從金融安全和貨幣主權角度出發,系統考慮人民幣穩定幣的改革試點,而非僅依賴境外離岸人民幣穩定幣;
二是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規模有限,難以獨立支撐人民幣穩定幣達到規模經濟效應;
三是穩定幣監管面臨身份認證、反洗錢等挑戰,各國各地區都正尋求創新監管方法。
胡烜峰亦表示:“這次的穩定幣全球爆發,究其原因,是美元為后SWIFT(國際資金清算系統)時代做準備,將美元結算體系,進化為國際貨幣體系美元化,這對各國的主權貨幣是‘降維打擊’?!?/p>
陳柏琿指出,穩定幣的全球發展趨勢,已經從支付工具走向金融基礎設施?!皬膰H經驗來看,美國主導的美元穩定幣已在跨境貿易中占據主導地位,這對人民幣構成了結構性挑戰。”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98%的穩定幣都錨定美元,超過80%的穩定幣交易發生在美國以外地區。
在陳柏琿看來,“上海完全可以與香港同步推動境內外兩個版本的人民幣穩定幣——例如,上海推動面向境內的境內離岸人民幣穩定幣(CNY Coin, CNYC),香港則試點境外使用的境外離岸人民幣穩定幣(CNH Coin, CNHC)?!?/p>
盡管從金融戰略角度考慮,上述觀點肯定了上海作為內地代表城市試點穩定幣的重要價值,但從市場需求的角度來看,一些學者卻對此持謹慎態度。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表示:“穩定幣無疑是一種金融工具創新,確有其優越之處。但就滿足自貿區內實體企業的需求來看,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的支付工具,目前已經完全能夠滿足。上海自貿區的實體企業,其盈利主要來自商品或服務的提供,真正依靠支付工具來獲利的非常少,目前支付工具也并不構成其業務發展的阻礙。”
“從支付角度而言,穩定幣在內地是否有那么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需求,我覺得是未必的?!壁w慶明指出。
制度先行
建議在上海自貿區先行搭建
“監管沙箱”與“電子圍欄”
而在諸多專家看來,上海如果要試行穩定幣相關業務,制度先行是必要的前提條件。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146990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主任曾剛分析指出,“現在沒有相應的法規,即便是上海自貿區,恐怕試行的條件都不太成熟?!?/p>
趙慶明也表示,內地試行穩定幣相關活動,制度先行是不可或缺的前提?!爸辽僭谠圏c區域內允許穩定幣的發行和交易。如果真的要發展穩定幣相關業務的話,還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p>
胡烜峰坦言:“香港的各大券商,一直非常積極地布局Web3.0產業,全牌照運營虛擬資產,并積極跟香港證監會溝通各種方案,但內地政策不明確,很多經驗可能并不適合分享。一旦雙方具有溝通基礎,交流穩定幣的實踐探索,交流實物資產通證化(RWA)的實踐探索,這是積極有益的事情?!?/p>
對于如何構建上海試點的制度體系,陳柏琿提出了“1+3+N”架構的建議——
一套核心機制,即人民幣穩定幣的發行與贖回機制,要做到1∶1足額備兌,并接受獨立審計;三大監管支柱,包括資產托管機制、合規審查機制和技術風控體系;N個生態參與者,包括國有銀行、支付機構、清算平臺與投資基金等聯合參與發行和流通。
他還建議,在上海自貿區內部先行搭建“監管沙箱”與“電子圍欄”,并在跨境支付、貿易結算、供應鏈金融等特定場景中選擇代表性企業開展試點驗證。
針對相關的制度建議,胡烜峰告訴城市進化論:“我們應該做好框架性的、更高維度的管理,比如實施金融沙盒,在劃出一個標準之下,大膽去試,即便出了問題,也不會有什么系統性風險,反而找到了發展中的問題?!?/p>
除上海外,眼下還有不少內地城市將目光投向穩定幣:無錫提出“探索穩定幣賦能外貿發展的實踐路徑”,成都錦江區希望“探索春熙路商圈穩定幣與數字人民幣結合運用路徑”,青島嶗山區工商聯組織全體機關干部參加穩定幣相關培訓。還有媒體報道,義烏商貿城、深圳華強北等地個別外貿商戶已開始使用穩定幣……
在這場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的探索之路上,無論是探索應用還是風險防控,保持對新興技術的敏銳感知,才有可能搶占先機,“一步步走出適合我們的Web3.0金融新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