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瀟雨 攝影)
文/王瀟雨
7月14日晚間,國有三大航空公司均發布了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從目前披露的數據顯示,這三家中國最大的航空公司仍未能實現扭虧,但已經顯示出明顯的業績改善跡象。
根據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航”,601111.SH)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5年半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約為17億元到22億元。
按照國航方面的說法,上半年經營效益穩步改善,同比實現大幅減虧。但受市場供給不均衡、客源結構下沉、高鐵網絡沖擊,以及國際環境不確定性加深、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變化等因素影響,公司上半年仍處于虧損狀態。
但相比去年同期,國航業績已經有了明顯改善。根據2024年發布的財報顯示,國航在2024年上半年凈虧損達到27.82億元。
國航在報告中對業績改善的原因進行了解讀,認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平穩增長,航空市場持續發展。公司抓住機遇全力推進提質增效。加強生產組織,提升可用飛機利用率夯實投入基本盤;精細營銷把控,推動“保價爭量”穩定收益品質;嚴格成本管控,降低成本水平拓展效益空間;上半年經營效益穩步改善,同比實現大幅減虧。
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航”,600115.SH)在7月14日發布的上半年業績預告中披露,公司預計2025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億元至-16億元。上年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68億元。
在東航方面看來,上半年未能扭虧主要“受國內市場競爭激烈、國際環境復雜等因素影響。”
但相較去年同期東航減虧幅度更為顯著。在東航方面看來,其業績變化的主要因素歸功于國內經濟環境的向好以及民航客運市場穩健發展,同時“公司新開加密國際航線,優化航網結構,推進數字化轉型,強化成本管控,經營效益穩步改善,同比大幅減虧”。
東航在2025年以來國際航線擴張迅速,僅在6月中旬到下旬就密集開通了多條新航線。執飛的歐洲航點數量達到14個。進入7月還陸續開通了煙臺—東京、上海—松山、上海—阿拉木圖、南京—巴黎以及上海—熊本航線,還將在7月17日新開上海—哥本哈根航線。合計新開、加密、改造國際及地區航線達210條,每周計劃執行的國際及地區航班量超300班。
對于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航”,600029.SH)披露的數據顯示,其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13.38億元到-17.56億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2.28億元并未有明顯改善。
南航方面表示,“受旅客結構變化、高鐵沖擊、國際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全球供應鏈不暢以及匯率波動等多重因素影響,公司經營壓力依然巨大。”
但在南航方面看來,其2025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呈現虧損,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有較大提升。
編輯:黃興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