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宣布停止與加拿大所有貿易談判,國際社會嘩然。這一突然舉動打破了北美自貿區建立以來的貿易協商慣例,讓本就緊張的雙邊關系雪上加霜。
特朗普(資料圖)
美加貿易關系有著深厚根基。加拿大長期是美國第三大貿易伙伴,僅次于中國和墨西哥。2023 年雙邊貿易額超 6900 億美元,相當于平均每分鐘有 130 萬美元商品跨境流動。美國資本控制著加拿大石油行業 35% 的產能,汽車零部件企業在安大略省的投資占當地產業總投資的 42%。政治層面,美國通過北美防空司令部等機制深度參與加拿大國防事務。近年摩擦不斷,2018 年鋼鋁關稅爭端導致加拿大對美國威士忌加征報復性關稅,雙方貿易戰持續 18 個月才達成和解,此次數字稅政策將矛盾推向新高度。
特朗普的選擇有明確的策略考量。加拿大經濟體量約為美國的 1/10,2023 年 GDP 為 2.2 萬億美元,而美國為 25.46 萬億美元。其能源出口的 98%、汽車出口的 75% 依賴美國市場。選擇此時施壓,正值加拿大聯邦選舉籌備期,執政黨需要穩定經濟數據爭取選票。意在迫使加拿大放棄數字稅,同時在乳制品、木材等領域獲得更寬松的市場準入條件。這也是向全球傳遞信號,在總統選舉前,任何觸及美國利益的政策都將面臨強硬回應。歐盟此前推出的數字稅政策因涉及 27 國協調,美國難以單獨施壓,而加拿大的體量成為理想的施壓對象。
特朗普(資料圖)
加拿大陷入艱難處境。數字稅每年可為其帶來約 3 億加元財政收入,相當于全國醫療預算的 0.3%,這筆資金已納入 2024 年財政預算案。取消政策會引發反對黨指責政府 "向美國妥協",支持率可能下降 5-8 個百分點。堅持政策則可能遭遇美國關稅報復,加拿大汽車產業年出口額將減少 120 億美元,木材行業面臨 20% 的關稅壁壘,直接影響 30 萬個就業崗位。加政府表態愿繼續對話,外長安妮塔?阿南德在議會聽證會上強調,正與日本、韓國磋商新的自貿協定,計劃未來五年將對亞洲出口占比從 12% 提升至 18%,降低對美經濟依賴。
這場沖突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影響。美加貿易占全球貿易總量的 2.5%,涉及汽車零部件、能源、農產品等 12 個關鍵產業鏈。談判停滯導致福特、通用等企業暫停在加投資計劃,累計涉及金額達 45 億美元。多國開始評估與美國的貿易協議,墨西哥已悄悄修改數字服務稅條款,將征稅門檻從 7.5 億歐元提高至 15 億歐元。歐盟加快推進數字稅協調政策,計劃 2025 年前完成 27 國統一稅率制定,避免單獨應對美國壓力。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恩戈齊?奧孔喬 - 伊維拉表示,此類單邊貿易措施已導致全球貿易成本上升 1.2%,不利于后疫情時代經濟復蘇。
加拿大已著手應對可能的后果。與歐盟簽署新的礦產供應鏈合作協議,確保鋰、鈷等關鍵礦產對歐洲的穩定供應,每年可獲得 18 億歐元投資。擴大對亞太地區農產品出口,2024 年上半年對中國大豆出口同比增長 23%,對印度牛肉出口增長 17%。在安全領域,與北約盟友加強聯合軍演,今年已舉行 "楓葉衛士" 等 3 場跨國演習,采購德國豹 2 坦克替代部分美國 M1 Abrams 坦克,減少對美軍事裝備采購依賴。
貿易(資料圖)
國內輿論呈現分裂態勢。加拿大商會發布報告稱,72% 的制造業企業支持暫時擱置數字稅以換取貿易穩定,而科技行業協會則有 85% 的成員認為應堅持稅收公平。美國國內反應同樣分化,硅谷科技巨頭游說國會支持對加施壓,而福特、克萊斯勒等依賴加拿大供應鏈的企業則呼吁重啟談判。
全球市場正密切關注這場博弈的后續發展,標普全球評級已將加拿大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從 "穩定" 調整為 "負面",提醒投資者關注貿易爭端帶來的經濟風險。其結果可能重塑國際經貿規則,影響各國數字稅政策的制定節奏與實施力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