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8個月閉館改造升級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于近日面向社會公眾恢復開放
當開館季碰上暑假檔
很多小朋友也在家長的帶領下
來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孩子們在各個還原場景中感受烽火歲月
在一系列互動裝置中觸摸家國記憶
聽講解員講述雕像背后的戰斗歷史
今天,讓我們循著孩子們的腳步
來看看他們眼中的抗戰館
“爸爸,盧溝橋在哪里?就是這里打響了第一槍嗎?”小男孩踮著腳,指著盧溝橋事變的展板,聲音清脆地說。父親則蹲下身,指著墻上一幅幅觸目驚心的歷史照片,輕聲對孩子解釋。
館內隨處可見這樣的場景。家長們成了最投入的義務講解員,或俯身,或半蹲,努力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講述那段烽火歲月。
珍貴的文物是歷史無聲的見證者
此次展出的3237件文物中
一級文物達115件
展覽所搭建的歷史場景
大大小小不下60處
每一處都采用史料考證
與藝術再現相結合的方式
從材質選擇到光影布局
均嚴格參照歷史檔案細節
這些可觸摸的“活教材”
讓沉睡的歷史
在孩子們的探尋中重新蘇醒
展覽第六部分打造的“飛虎隊”機艙展廳,逼真還原了機艙內的真實景象,窗外模擬出白雪皚皚的云端景象,讓孩子們身臨其境感受“駝峰航線”的艱險與壯闊。
第七部分復原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室場景,窄窄的紅色復古桌椅整齊排列,拱形屋檐下懸掛著黨旗,還原了當年會議召開時的莊嚴氛圍,讓孩子們對那段決定民族命運的歷史充滿了無限的想象……
除了精心搭建的展示空間,展覽中還遍布頗具巧思的互動裝置——虛實交融的沉浸體驗、裸眼3D的視覺沖擊、電子書交互的智慧聯動……在這一系列“聲光電”融合的互動中,使展覽擺脫了枯燥感,成為孩子們的探索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展廳特別設立了“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深切緬懷抗戰英烈”專區。這里運用AI技術,修復了自2014年以來公布的烈士肖像,大屏幕上,原本的黑白照片變為彩色影像,烈士們臉上綻放出燦爛的微笑,畫面也隨之變得鮮活靈動。最后他們化作一顆顆星辰,靜靜守護著中華大地,恰如大廳頂部通過數字系統呈現的星光屏,在屏幕上熠熠生輝,照亮著當下與未來。
結束了整場參觀
有不少小朋友會到文創空間去看看
展架上的手雷、手榴彈、土地雷
盒子槍、大刀等毛絨掛件產品
讓孩子們挪不開腳步
這場融合了厚重歷史與創新表達的展覽
也成為暑期里
一堂生動而深刻的“紅色教育課”
在孩子們心中悄然播下銘記歷史的種子
來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豐臺區融媒體中心,微豐向(原新豐臺)整理,轉載請注來源;文章內容僅為傳遞信息,文中內容和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目的僅在于為大家的思考和研究提供資料,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政策依據。
若信息有誤,請以官方為準;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有突發事件在微博上@新豐臺網 就有可能上頭條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