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許多歐美國家的媒體都在持續關注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訪問亞洲各國的行程,然而,這兩天魯比奧卻接連接到了兩大壞消息,這些消息也讓魯比奧肩上的壓力變得更重了。
恰恰是在這個時候,魯比奧也與中國的外交部部長王毅舉行了會晤,而中方針對此次會晤所表現出的態度著實稱得上是出人意料。
最近,魯比奧開啟了自己擔任美國國務卿之后的首個“亞太之行”,魯比奧的這趟行程雖然受到了許多媒體的關注,但魯比奧本人卻接到了兩個令他倍感尷尬的壞消息。
當地時間7月10日,魯比奧在馬來西亞會見了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觀察者網報道稱,魯比奧在會見拉夫羅夫時明確向俄方傳達了特朗普對俄方的不滿和憤怒。
但俄羅斯外交部則表示,俄美兩國外長就彼此關心的熱點話題進行了坦誠、深入的交流,雙方交換了意見,并重申應該通過和平的方式來解決國際爭端。
所謂的“交換意見”其實是一種專業的外交術語,從俄羅斯外交部公布的消息來看,雙方并沒有就共同關心的國際熱點話題達成共識,俄方的聲明等于是告訴全世界:魯比奧與拉夫羅夫談了50分鐘,最后還是沒能在一些關鍵的議題上說服俄方。
而俄方對于特朗普的憤怒和不滿也表現得相當無所謂,俄方這樣的態度也讓魯比奧這個美國國務卿顯得格外尷尬,作為特朗普的核心幕僚之一,魯比奧終究還是在外交活動中替特朗普扛住了譏笑和嘲諷。
而根據央視新聞的報道顯示,近期美國政府內部出現了嚴重的“信息安全事件”,有人在即時通訊軟件信號上以魯比奧的名義制作了一個賬號,并用魯比奧的聲音聯絡了多位官員。
一時之間,還在國外訪問的魯比奧直接被推到了輿論風暴的中心地帶,雖然美國國務院已經下令對此事展開調查,當事情被曝光之后,魯比奧無疑成了最尷尬的那個人。
因此,俄羅斯對美國的表現和個人的遭遇對于魯比奧來說著實稱得上是兩大壞消息,但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魯比奧還是必須要擔負起屬于美國國務卿的責任。
據法新社等媒體的報道顯示,魯比奧這次訪問亞太地區的各個國家一方面是為了拉近美國同這些國家之間的關系,而另一方面則是趁機同中俄兩國的外長舉行會晤。
據觀察者網發布的消息顯示,當地時間7月11日,魯比奧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會見了前往該國出席東盟外長會的中國外長王毅先生,而面對中美外長會晤的消息,中方的反應可謂是出人意料。
早在此前,就有媒體記者針對中美外長會晤的議題詢問了外交部的態度,但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女士表示,自己對此沒有太多可以提供的信息。
而有記者也在現場遇到了王毅外長,并詢問王毅外長是否會在出訪期間同魯比奧展開會晤,但王毅外長卻并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直到媒體公布“中美外長會晤”消息的前一刻,全世界都還猜不透中方的態度。
不過,只要仔細觀察中美關系,人們就會發現,中方的反應也并沒有多么奇怪,因為在中美兩國的對話議題上,中方一直都保持著相對開放的態度。
在也沒有了達成確切的共識之前,中方很少會對外界釋放相關的消息,相比之下,好大喜功的特朗普以及特朗普團隊的其他幕僚則總是喜歡在雙方的會晤開始之前就將消息公諸于眾。
中方所追求的從來就不是“中美外長會晤”的形式,在中方看來,中美兩國外長的會晤應該要解決一些真正的問題,一味地在媒體上制造聲勢對于中美兩國的外交關系而言沒有任何益處。
況且,當下的中美關系的確面臨著多重考驗,在最后一只靴子落地之前,中方并不會對會晤作出明確的評價,這也符合中國政府一直以來在外交政策上采取的謹慎態度。
中美兩國究竟會不會通過外長會晤達成共識,兩國的關系又將在今后走向何方,相信中美兩國很快就會為這些問題給出一份確切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