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概念起源于哲學和心理學領域,其核心思想是強調身體在認知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哲學家海德格爾的“存在”概念和梅洛·龐蒂的具身哲學,以及心理學家杜威、詹姆斯等人的研究,都為具身概念奠定了基礎。具身智能則是在人工智能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個重要方向,其核心思想是智能體需要通過物理身體與環境交互來實現智能行為,圖靈的具身智能思想、Brooks的“無表征智能”以及Varela的具身認知理論等都對具身智能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而近年來深度學習和多模態大模型等技術的突破,進一步推動了具身智能的快速發展。
一、具身概念的起源
具身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哲學領域,其核心思想是強調身體在認知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具身概念起源的主要脈絡有:
(1)哲學基礎:具身概念的哲學淵源可以追溯到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提出的“存在”(Being-in-the-world)概念,主張人通過身體與世界互動來獲得對世界的認識。法國哲學家梅洛·龐蒂在其代表作《知覺現象學》中進一步提出具身哲學的思想,認為知覺的主體是身體,身體、知覺和世界是一個統一體。
(2)心理學發展:從心理學發展史來看,具身思想可追溯至杜威和詹姆斯的機能主義。杜威指出經驗和理性密不可分,理性思維以身體經驗為基礎;詹姆斯的情緒理論也強調了身體在心智和情緒形成中的作用。此外,皮亞杰和維果茨基也著重分析了認知和其他高級心理機能對外部活動的依賴性,這些理論觀點都強調了身體活動對思維和認知過程的作用。
二、具身智能的起源
具身智能的概念起源與人工智能的發展密切相關,其核心思想是智能體需要通過物理身體與環境交互來實現智能行為。以下是具身智能起源的主要脈絡:
(1)圖靈的前瞻:具身智能的思想萌芽可追溯至人工智能的起源時期。1950年,圖靈在其開創性論文《計算機器與智能》中提出了“具身智能”的概念,預示了智能體通過物理交互實現認知的可能性。他提出了具身圖靈測試,旨在判斷智能體是否不僅能在虛擬環境中解決抽象問題,還能應對物理世界的復雜性和不可預測性。
(2)早期探索:具身智能的概念在早期的人工智能研究中逐漸受到關注。例如,Rodney Brooks的論文“Intelligence Without Representation”以及Varela等人的著作《The Embodied Mind》都強調了身體體驗在塑造認知中的作用。
(3)技術推動:21世紀以來,隨著深度學習、多模態大模型等技術的發展,具身智能逐漸成為人工智能的重要發展方向。多模態大模型(MLMs)為具身智能體注入了強大的感知、交互和規劃能力,推動了具身智能的發展。
由上述可以看出,具身概念和具身智能的起源都強調了身體與環境交互的重要性。具身概念源于哲學和心理學對身體在認知過程中作用的探討,而具身智能則在人工智能的發展中逐漸形成,強調智能體通過物理身體與環境交互來實現智能行為。
三、具身智能只是人類智能的一部分
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一個概念,它強調智能行為與身體之間的緊密聯系,認為智能的產生和表現離不開身體與環境的交互。具身智能的核心觀點是,身體的形態、感官和運動能力對智能的形成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機器人通過物理身體與環境的互動,能夠學習如何在復雜環境中導航、抓取物體或執行任務,這種基于身體經驗的智能表現形式,確實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然而,具身智能只是人類智能的一部分。人類智能的復雜性遠遠超出了身體與環境交互的范疇。除了具身智能之外,人類還擁有離身智能(Disembodied Intelligence)和反身智能(Reflexive Intelligence)。離身智能是指人類能夠在沒有直接身體參與的情況下進行思考、推理和創造的能力。這種能力使人類能夠通過語言、符號、文字等抽象工具來表達和傳遞知識,進行邏輯推理、數學計算、藝術創作、哲學思考等復雜的精神活動。如數學家在腦海中構建復雜的數學模型,作家通過文字創作虛構的故事,這些活動都不依賴于身體與物理環境的直接交互,而是通過大腦對抽象概念的處理和操作來實現的。
反身智能則是一種更為高級的智能形式,它涉及人類對自身認知過程的反思和調節能力。人類能夠對自己的思維、情感、行為進行自我觀察、自我評估和自我調整,這種能力使得人類能夠不斷優化自己的學習策略、行為模式和決策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否有效,運動員在訓練中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技巧,這些都是反身智能的體現。反身智能使人類能夠從經驗中學習,不斷適應新的環境和挑戰,同時也為人類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提升提供了基礎。
具身智能、離身智能和反身智能共同構成了人類智能的完整體系。具身智能讓我們能夠通過身體與環境的互動來感知和適應世界;離身智能使我們能夠在抽象的思維空間中探索和創造;反身智能則幫助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和行為進行反思和優化。這三種智能形式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同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在人工智能的研究和應用中,我們不能僅僅局限于具身智能的探索,而應該全面考慮人類智能的多樣性,將離身智能和反身智能的要素也納入其中,從而開發出更加全面、更加接近人類水平的人工智能系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