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學上,人們把這種堅信自己應該得到什么的信念,稱為“配得感”。
配得感低的人,通常會把自己看得很低,會認為美好的東西總是與自己無緣。
與之相反,配得感高的人,能坦然接受現在擁有的一切,也相信未來會更好。
“配得感”,這個看似簡單的概念,其實在人生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低配得感”會消耗能量
“低配得感”是一種微妙的心理狀態,它讓人在面對好的人、事、物時,下意識地退縮,覺得自己“配不上”或“不夠格”。
比如,當贊美降臨時,下意識地想要躲避;當美好靠近時,總覺得“這不屬于我”。
心理學家米夏艾拉說過:“如果總覺得自己不配,內心的羞恥與內疚感就會越強,你就越會堅信自己無能。”
這種“低配得感”就如同魔咒一般,會讓人深陷痛苦的泥潭之中無法自拔。
在此影響下,人們會在無形之中忽略自身的優勢,而將不足放至最大。
最終,自身的能量就被這些無謂的情緒消耗殆盡,身心俱疲。
唯有多給自己一些信心,多發掘自己的長處,才能逐漸擺脫“低配得感”的枷鎖。
世界接得住真實的我們
“沒有一種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強烈,也沒有一個法官比我們自己更嚴苛。”
很多時候,讓我們備受折磨的并不是別人的貶低,而是無休止的自我否定。
這世上沒有完美的人,但有被完美困住的人。
人生最大的誤區,就是高估自己在別人心中的位置,為他人的評價患得患失。
我們要學會愛自己,不僅要愛自己美好的一面,也要坦然接納不完美的一面;
不僅要愛自己散發的光芒,也要勇敢擁抱自己的陰影。
試著轉換思維,把“我不好”換成“我很好”,把“我不配”改作“我值得”。
這樣“得不到”自然也就會變為“心想事成”。
當一個人發自內心地認知到自己能配得上時,好的機會和運氣就會接踵而來。
提升“配得感”,是變好的開始
怎樣提升“配得感”?不妨試試以下幾種方法。
01
認可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光芒,無需妄自菲薄,而應善于發掘自身的優點。
遇到挑戰時,可以告訴自己“我能夠應對”。
別人給自己機會的時候,要相信別人的“相信”,告訴自己“我能行”。
02
停止糾結
完成遠比完美更珍貴。
要學會全身心融入當下,用心珍惜眼前每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
在一次次達成小目標的踏實前行里,不斷積累信心與底氣。
慢慢地你便會發覺,只要全力以赴努力去做,你完全配得上內心真正渴望、向往的一切。
03
珍惜每一次嘗試
人生中的種種嘗試,或許會讓我們暫時感到不安,但同樣也是我們成長的機會。
風浪的打磨可以讓巖石變得光滑,多歷經世事可以讓一個人變得自得、松弛和坦然。
在未知面前,不必害怕邁出第一步,因為每一次嘗試,都是一次突破。
04
學會尋求幫助
在多數情境下,我們無需獨自咬牙硬扛。
學會向他人求助,也是一種難得的智慧。
求助絕非是軟弱無能的表現,而是為了更高效地化解難題;
且此刻所收獲的幫助,會如暖流般滋潤你內心,給予你前行的力量。
本期編輯 | 孫渴
?人民論壇新媒體出品
資料來源 | 有書、洞讀、讀者等 ;圖片已獲授權
點點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