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陜西要遭酷熱烤驗了。
氣象臺早說了,高溫紅色預警掛著,好些地方得沖上40℃。日頭毒得能把地面曬化,莊稼葉子都打蔫,更別說人了。可偏偏這時候,地震跟著來添亂。
前幾日西安灞橋區的2.1級地震,讓老鄉們犯了難。
在屋里吹電扇吧,怕地動晃著物件;往外跑吧,外頭熱得能烤紅薯。寫字樓里的白領關了地震預警接著干活,小區群里都在吐槽“出去能被熱暈”。咱農民兄弟更愁,地里的玉米正灌漿,天旱高溫本就難扛,這地震雖小,可心里總不踏實。
說到底,還是高溫把人“困”住了,都知道避險重要,可外頭那溫度實在讓人邁不動腿。
專家說的在理,低層的老鄉要是震感明顯,別急著往太陽底下跑,找個陰涼處躲躲就行。
高層住戶就守著結實家具,離玻璃窗遠點,比往高溫里沖安全。咱老輩人也有土辦法,過去看天識變,現在雖說有了天氣預報,老經驗也不能全丟。比如家里備點藿香正氣水、綠豆湯,萬一要臨時躲災,也能防著中暑。
地里的活兒這時候更得盯緊,玉米、大豆正是需水的時候,高溫天澆水別在正中午,早晚涼快些再澆。山區的老鄉注意,持續高溫曬著,山體容易干燥,要是再來點震動,得防著滑坡。平原種大棚的,趕緊檢查棚架是否結實,別等風來吹翻了,更別在高溫天里硬扛著干活。
有人說“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可現在得加上一條,高溫天跑出去,先得防著被曬倒。這氣候變熱是大趨勢,咱種地的更得學會和老天爺“周旋”。
傳統的防災經驗要記著,科學的方法也得用上,雙保險才穩當。
就像防旱,過去挖窖蓄水,現在可以裝滴灌,老法新法結合,莊稼才能少遭罪。
這次西安的事兒給大家提了個醒,極端天氣下,啥情況都可能碰到,咱得提前想周全。家里的老人孩子,更得照顧好,高溫天別讓他們長時間在外面,地震來了也別慌,按咱說的辦法躲。具體咋操作?
老鄉們可得多琢磨,多和村里的明白人聊聊,別自己悶頭想。說到底,安全和收成都是大事,哪頭都不能馬虎。未來幾天的天氣還得盯著,村里的大喇叭要是響了,一定豎起耳朵聽,該準備的早準備。
咱農民靠天吃飯,可也得學會和天斗,把損失降到最小,這才是真本事。記住了,高溫天遇著地震別慌,先保人安全,再想辦法護莊稼,兩頭都顧上,日子才穩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