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印度媒體《印度國防研究》的一則報道,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在印巴軍事輿論場激起了層層漣漪。報道稱,印度空軍一位高級官員宣稱,印度空軍計劃采購至少三個中隊的五代機,共計60架飛機,以增強制空作戰能力。這一消息瞬間引發了各方對印巴空軍力量對比的關注與猜測。
目前,印度空軍在五代機的選擇上似乎陷入了兩難境地,目光主要聚焦在F - 35戰斗機與蘇 - 57戰斗機上,且估計已在評估之中,其中F - 35戰斗機的可能性較大。然而,印度空軍內心深處仍懷揣著自主研發先進中型戰斗機——AMCA戰斗機項目的夢想,只是該項目服役時間預計在2035年,遠水解不了近渴,無奈之下只能先考慮采購一批外國五代機應急。
印度媒體的“腦洞”可不止于此。他們為巴基斯坦空軍“擔憂”起來,提出一個看似“貼心”實則荒誕的應對方案:巴基斯坦應放棄殲 - 35戰斗機,轉而購買殲 - 20重型五代機。這一想法看似是出于對巴基斯坦空軍實力的“關切”,實則充滿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印媒似乎忽略了兩個關鍵因素:一是印度自身能否順利買到五代機;二是巴基斯坦是否會真的放棄殲 - 35戰斗機。
印度五代機采購:鏡花水月一場空
印度想買五代機,目前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的計劃階段,連前期的采購程序都尚未啟動,更別提完成評審了。印度空軍正在進行的多用途戰斗機采購項目(MRFA),計劃采購114架戰斗機,這一項目提出多年,至今仍停留在紙面上。目前的構想是將采購計劃分成兩部分,一部分采購法國“陣風”F4戰斗機,另一部分采購一款五代機,但型號尚未確定。
這僅僅是一個構想,尚未形成正式文件。美俄雖然都對向印度出售五代機提出了提議,但雙方并未展開任何實質性談判,是否出售還是個大問題。美國對印度出售F - 35戰斗機只是一個“未來”的預期,俄羅斯蘇 - 57戰斗機落戶印度同樣也只是預期。
按照國際軍購的原則,從提出采購計劃,到明確采購目標、開始談判,通常需要3年時間才能完成。簽訂正式合同后,大約還要等3年,第一架新戰機才能交付,隨后逐年交付完成。而印度的采購進程向來緩慢,以采購“陣風”戰斗機為例,2007年提出正式采購計劃,2012年1月確定“陣風”中標,2016年簽訂合同,2019年才交付第一架,歷時12年。如果印度采購五代機,從提出正式計劃到第一架交付,少說要10年時間,大約在2035年。到那時,巴基斯坦采購的殲 - 35戰斗機很可能在2027年就開始交付,到2035年早已形成規模優勢和戰斗力,印度采購五代機的計劃恐怕難以對印巴空軍力量對比產生實質性影響。
巴基斯坦五代機選擇:務實理性穩根基
巴基斯坦并不存在引進殲 - 20戰斗機的計劃。一方面,巴基斯坦已經確定引進殲 - 35戰斗機,交付工作也將相當迅速,此時再考慮引進其他型號五代機既不現實也無必要。殲 - 20戰斗機性能先進,但目前僅限我國自用,出口很可能要等到10年之后,巴基斯坦不可能為了等待一款五代機而再耗費多年時間,尤其是在殲 - 35戰斗機已經簽訂合同、進入交付程序的情況下,變更采購型號無疑是不明智之舉。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沒有必要引進殲 - 20戰斗機。殲 - 20作為重型五代機,價格昂貴,其性能也超出了巴基斯坦的實際需求。巴基斯坦國土面積有限,不需要過大航程的戰機。殲 - 35戰斗機性能相當不錯,完全可以滿足巴基斯坦空軍的需求,無論是從成本還是需求等各方面來看,巴基斯坦都沒有必要引進殲 - 20戰斗機。事實上,巴基斯坦憑借現有的裝備就已經對印度形成了一定的優勢,引進殲 - 35戰斗機只是為了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優勢,而非彌補不足。
對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加關注。
注:文中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