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做飯的時候,本來一鍋湯已經煮好了,想著來個雞蛋,增加一點營養,結果把雞蛋打進去之后,看到手上的雞蛋殼,已經是一股臭味了,好好的一鍋湯就這么給浪費了,弄得廚房還一股的味道。雞蛋不是明明放在冰箱當中嗎?怎么還變壞了呢?
對于絕大部分家庭來講,冰箱就是萬能箱,啥東西都往里擱,每次從超市買回來的雞蛋,或者是自己家里的土雞蛋,一般都會直接放入冰箱當中,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雞蛋真的只能放進冰箱當中嗎?為啥放進去,還是一樣會變臭?
夏天的雞蛋為啥這么容易發臭?
雞蛋看似比較的堅固,而且看著也不會壞的那種,但其實蛋殼當中是有很多呼吸孔的,這些呼吸孔如同天然的“透氣窗”。而在高溫高濕下細菌(如沙門氏菌)極易乘虛而入,然后就會在里面瘋狂的繁殖。
而且在夏季氣溫會比較高,雞蛋內部的水分也會通過氣孔悄然蒸發,這樣雞蛋會變得更輕,新鮮度也會直線下降。
要知道溫度是細菌生長的加速器。不管是雞蛋也好,還是各種食物,只要遇到高溫,都會加速腐敗。夏季室溫常在30℃以上,這也遠超雞蛋最佳保存溫度(約4℃-15℃),腐敗進程被大幅壓縮。所以也會更容易壞。
雞蛋不要老是放冰箱了,教你2個土方法,夏天3個月,雞蛋也不壞,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個土方法是什么?
第一個方法:谷堆埋藏法
記得在以前,家里的雞蛋,很少會放在冰箱當中,即使的事現在,也不會放入冰箱當中,而是會把它直接放入到干燥的谷堆當中,比如大米、小米、豆類、谷糠等,其中放在谷糠當中最多。
放在里面之后,會形成天然的吸濕劑和緩沖層。它們能吸收環境潮氣,為雞蛋創造穩定的微干環境;同時隔絕部分空氣,抑制細菌活動;柔軟的顆粒還能減少磕碰。
具體做法:
找一個干凈的陶罐,或者是木箱紙箱之類的,底部放入谷糠,然后把雞蛋小頭(氣室端)朝下,輕輕插入谷物中,彼此留有空隙。接著再次倒入谷糠,完全覆蓋,然后放入到家中陰涼的地方就可以了。
第二個方法:油脂“保護膜”法
油也是天然的一個防腐劑,保存雞蛋的時候,還可以利用油脂,在蛋殼表面薄涂一層食用油脂(菜籽油、花生油、茶油等),模擬并強化雞蛋的天然保護膜。油脂能有效封閉大部分氣孔,顯著減少水分蒸發和細菌入侵通道。
具體做法:
取少量食用油,干凈柔軟不掉屑的布或廚房紙。把雞蛋殼表面污物給擦掉,這里要提醒大家,一定不能用水洗,接著在蛋殼表面薄而均勻地涂抹一層,形成透明油膜即可,避免堵塞氣孔。最后,放入鋪有干燥稻殼、鋸末或谷物的容器中,或置于透氣蛋托上。放在陰涼的地方就可以了。
用這兩種方法進行保存雞蛋,只需要放入在陰涼干燥的地方就可以了,而且保存2~3個月基本上不會壞掉,品質依舊會非常的好。當然大家在保存之前,要注意選擇最新鮮、無裂縫沒有水洗過的雞蛋,而且必須是陰涼的地方,不要放在灶臺邊,或者是陽臺一些高溫的地方。
最后教大家一個方法,如果在吃雞蛋的時候,不知道它有沒有壞掉,準備一大碗水,把生雞蛋放進去,如果漂浮水面或者有出現異味,這樣的雞蛋就直接給扔了,因為本身就已經壞了,可別像我,浪費一鍋好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