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進行到現在,局勢愈發火熱,首先是特朗普這邊,最近又開始對俄羅斯放狠話了,還要繼續援助烏克蘭,而更危急的是德國那邊也要下場,幫助烏克蘭。
俄羅斯這邊雖然有朝鮮的援助,但是打來打去總歸不是個辦法,而且如今的國際局勢來看,俄羅斯處境不容樂觀,所以這時候的普京該向中國交底了,派外長拉夫羅夫來到中國談一談。
朝鮮的援助
據韓媒報道,朝鮮向俄羅斯提供的炮彈總量已達約1200萬枚,若按俄軍當前日均消耗5000發計算,這批彈藥足以維持18個月高強度炮擊,更驚人的是,朝鮮不僅送炮彈,還輸送了上萬名士兵直接參與庫爾斯克戰役,甚至派遣代號“遠東風暴”的特種炮兵部隊前往哈爾科夫戰區。
而支援背后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換,朝鮮獲得的是俄羅斯石油、糧食和導彈技術輸血,6月底朝鮮中央電視臺首次公開承認有軍人在海外執行任務中犧牲,金正恩親自出席葬禮的畫面證實了“朝鮮遠征軍”的存在,而拉夫羅夫7月11日訪朝時,金正恩承諾繼續“無條件支持”。
朝鮮這些炮彈暫時穩住了俄軍陣腳,卻埋下更危險的隱患,KN-23導彈襲擊烏克蘭城市引發國際譴責,美國多次警告軍火交易違反聯合國決議,但莫斯科別無選擇,本國軍工產能跟不上消耗,烏軍無人機日夜轟炸后方倉庫,1200萬發炮彈解了燃眉之急,卻治不了俄軍的“火力饑渴癥”,更救不了俄羅斯被西方全面孤立的戰略困境。
俄方來華的目的
拉夫羅夫結束朝鮮行程后直飛中國絕非偶然,三周前他剛陪普京參加上合組織峰會,此次旋風再訪釋放出強烈信號,俄羅斯要在東方尋求破局之道。
就在他出發前,德國少將弗羅伊丁宣布7月底向烏克蘭交付數百枚遠程導彈,射程覆蓋莫斯科,美國雖縮減軍援規模,但特朗普突然宣稱將發布“涉俄重大聲明”,俄羅斯面臨危機。
而俄羅斯的真正焦慮在于戰略透支,朝鮮炮彈能填戰線缺口,卻補不上經濟窟窿,歐美凍結3000億美元外匯儲備,能源出口收入腰斬。
所以普京需要中國做兩件事,維持能源貿易生命線,以及破解金融圍堵,2024年中俄貿易本幣結算已達92% ,但西方次級制裁威脅中資銀行,俄羅斯急需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的安全通道。
還有就是想要尋求軍事合作,俄烏戰場暴露俄軍短板,無人機遭電子壓制,衛星偵察頻現盲區,而中國在珠海航展展示的反無人機系統和遙感衛星星座正是俄軍急需。
5月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發展規劃》明確提及軍事技術合作,但這個合作也是有尺度的,既要避免觸碰西方紅線,又要實質提升俄軍戰力,拉夫羅夫此行就是來試探這條微妙的平衡線。
中方的態度
中方的態度很明確,要伙伴不要附庸,中國對俄即便支持,也始終帶著清醒界限,不供致命武器,不踩制裁紅線,不簽軍事同盟,而中俄天然氣管道年輸氣量突破380億立方米,北斗與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實現數據共享,西伯利亞鐵路運能提升,這些才是中國最有力的支撐。
普京最需要交的底牌是戰略透明,朝鮮軍援雖猛,但平壤政權反復無常,中國合作雖穩,卻忌諱戰略綁架,俄方必須向中方明確兩點,不在遠東制造安全危機、不在合作中夾帶“暗樁”,俄方越早闡明戰后秩序構想,越能換取中方實質性支持,畢竟中國“和平斡旋者”的國際信譽,比炮彈更珍貴。
對于俄烏沖突,中方也不希望戰火再起,而普京這次派人來北京也是很清楚中方的國際力量,所以他也須得向中國交底,畢竟戰火終會有停止的一天,而之后的俄羅斯需要一個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
參考資料
俄媒: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已抵達中國 中國青年網2025-7-13
特朗普:下周一將發布有關俄羅斯的“重大聲明” 人民日報2025-7-11
金正恩:朝鮮將“繼續無條件地”支持俄羅斯中國青年網2025-6-5
朝中社:金正恩會見俄外長拉夫羅夫 中國新聞網2025-7-13
普京給金正恩傳口信 參考消息 2025-7-12
韓軍研判朝鮮對俄炮彈供應量達1200萬枚 鳳凰衛視07-1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