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融媒7月15日訊(記者 苗春雷 通訊員 徐文虹 攝影報道)“貝苗越長越大,得換個籠子,讓它們住得舒舒服服的?!?/p>
7月12日上午,長島北長山鄉北城碼頭上,養殖戶趙志偉提起一個扇貝籠,“嘩啦”一聲倒在分揀臺上,熟門熟路地開始進行貝苗二次分揀。
7月以來,北長山鄉扇貝苗種二次分苗作業如火如荼地進行。在前后20多天時間里,上千名漁民將頂著日頭,為150萬籠、20億枚小家伙搬新“家”。
別小看這些籠子,里邊的學問可不少。記者看到,每個籠子分成8個格子,每個格子可以住100粒左右的扇貝,保證貝苗有充足的生長空間。
趙志偉說,為確保貝苗健康成長,從倒籠、分揀到裝籠、縫合、套網,這些流程一步都馬虎不得。
比如,從深海暫養區撈上來的貝苗,要先在分揀臺上進行“體檢”,剔除病弱個體。接著,漁家大嫂們用結實的尼龍線把籠子縫得牢牢的,再嚴嚴實實套上一層雙纖網。
“就這法子,貝苗不僅跑不了,而且活得好。”臉上不斷流淌的汗珠,擋不住趙志偉內心的高興和希望。
耕海牧漁,筑牢“藍色糧倉”。北長山鄉宣傳委員羅玉磊介紹,預計明年5至6月份,北長山鄉12萬畝海域將產出超過2萬噸優質櫛孔扇貝,帶動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億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