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楊璐
編者按:為集中展現山東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高質量發展工作成效,講好人大故事,近日,山東省人大常委會組織中央駐魯和省直有關新聞媒體,赴威海、煙臺、濱州等地開展集中采訪活動。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推出“人大履職創新”專題報道,挖掘和展現山東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創新和探索。
自2015年獲得地方立法權以來,煙臺市人大常委會立足“山海相擁”“仙境海岸”的自然稟賦,制定一大批彰顯地域特色、契合治理需求、順應群眾意愿的地方性法規。截至2024年底,24件法規中有10件聚焦生態文明建設領域,制定出臺了以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為引領,芝罘島和養馬島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為支撐,海岸帶保護和海洋牧場管理條例為抓手的海洋生態保護法規體系,以立法構筑海洋生態保護的“四梁八柱”。
彰顯特色,以精準立法護航藍色海洋
在煙臺市萊山區漁人碼頭以東的四十里灣海域,“耕海 1 號”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就像一朵“海上花”漂浮在碧波之上。
作為全國首制裝備休閑型海洋牧場綜合體,“耕海1號”實現漁業從養殖、加工、流通到休閑、文旅、康養等功能的高度集成,為游客開啟一場“從海底到餐桌”的全感官海洋奇遇,在海洋牧場建設管理方面闖出新賽道。
“我們在海底投放了各類礁石,為魚蝦貝等提供棲息地,實現生態修復,養殖區年產量能實現15萬公斤。綜合保障區具備餐飲、會務、研學、科研等功能。”山東海洋集團煙臺耕海運營公司總經理靳海峰介紹說。
地處山東半島的膠東五市海洋資源得天獨厚,一座座海洋牧場加速崛起,亟須專門的法規規范。為從立法層面保障海洋牧場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在山東省人大常委會的統籌協調下,海洋牧場立法作為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首個地方立法協同項目,青島、煙臺、濰坊、威海、日照五市人大常委會共商共建,打破海洋牧場管理中“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實現“一張藍圖管全局”的立法協同,打造了海洋牧場立法的山東樣板。
《煙臺市海洋牧場管理條例》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漁業科副科長崔曉軍介紹,條例出臺后,煙臺市部分海洋牧場投礁區基礎生產力提升63%,生物量增長5.6倍,近岸海域一、二類海水水質面積達到99%,海洋牧場發展與生態保護相得益彰。
盛夏的養馬島,碧海藍天,游人如織。《煙臺市養馬島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自2021年11月1日實施以來,養馬島嚴格遵循保護優先、科學規劃、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養馬島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游客數量大幅提升。
“2024年游客數量達到619萬人次,同比增長21%,文旅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養馬島旅游度假區人大工作委員會主任遲建松介紹說,養馬島2024年推進了總投資17.46億元的近岸海域環境質量提升與產業發展融合EOD項目,用于發展海洋牧場高端養殖,嚴格保護養馬島生態海岸線,打通“碧海藍天”也是“金山銀山”的雙向轉化通道。
煙臺島嶼眾多、星羅棋布,其中以亞洲最大的陸連島芝罘島和有著“東方馬爾代夫”之稱的養馬島,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兩島”作為海陸交界的天然生態屏障,承載著維系海洋生態平衡,守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功能。
為加強“兩島”生態保護,煙臺市委明確提出開展“兩島”生態環境保護立法。煙臺市人大常委會先后6次深入養馬島、芝罘島開展立法調研,把征求意見座談會開到了漁民家中,讓漁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部分海島條例制定的過程中,島上居民反映的一些重點問題,市人大常委會把立法座談會開到了島民家中,圍繞島民提出的就業、醫療、住房等困難,提出解決措施,有效保障生態環境和民生福祉相統一。”煙臺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朱旭光說。
建強專業智庫,提升地方立法質量
提高地方立法質量,離不開智庫的有力支撐。2022年10月,煙臺市人大常委會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煙臺大學合作共建地方立法研究院,打造集立法工作咨詢服務、理論探索、人才培養等于一體的高端立法智庫平臺,在地方立法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立法研究院自實體化運行以來,全程參與市人大常委會立法活動,為立法工作提供智力支持。”煙臺大學法學院院長宋振武介紹說。
作為全省首家高校與人大合作成立的市級地方立法研究院,煙臺市地方立法研究院采取聯席會議制度形式,定期召開工作協調會議,研究決定年度立法研究課題、研究院發展重要事項等。成立專家委員會,聘請10名專家委員,牽頭開展學術研究。圍繞健全立法理念與機制建設、城鄉建設與管理、生態文明建設、歷史文化保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等立法重點方向,組建5個研究團隊。將人大“開門立法”與高校“開門辦學”有機結合,高校每年選派一定數量的專職教師和在讀研究生,到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掛職和學習。
2023年,煙臺市人大常委會共制定、修改和評估了6部地方法規,立法研究院全部參與,通過邀請專家評審、開展專題調研、組織交流研討等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議200余條,助力提升新立法規的針對性、適用性、可操作性。
除了借助“外腦”提升立法質量,煙臺市人大常委會緊扣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法定職責,構建市級統籌、縣級聯動、鎮街延伸的全域工作格局,努力推動備案審查工作向基層延伸、向縱深發展。
煙臺市人大常委會依托市地方立法研究院,在全省率先掛牌成立市級備案審查研究平臺,實現“理論研究+實務操作”的深度融合。組建由憲法學、行政法學專家及實務工作者構成的研究團隊,全程參與市、縣兩級備案審查,為基層提供“一對一”法律支持,有效解決不會審、審不準的問題。推動備案審查課程納入高校本科及研究生教學體系,為備案審查工作注入源頭活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