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焱最近又成了乒乓球圈的“風口人物,這次不是因為她的冠軍履歷或者帶隊戰績,而是因為那句“差不多得了,懂點事吧,在乒乓美國大滿貫的解說席上脫口而出,直接把網友的火力拉滿,這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但你要說這只是她一時口快,那可真有點低估了現在球迷的聽力和互聯網的記憶
事情經過其實很簡單,女單八分之一決賽,孫穎莎落后,陳熠反超,這時候郭焱在解說席上突然情緒上頭,說了那句被反復截圖、回放、對噴的話,結果不用一小時,社交媒體上各種“擺爛“對噴“點贊回懟全來了,球迷們不是沒見過場上對抗白熱化,可解說席上直接開麥帶情緒,尤其是“懂點事這種暗示讓球的說法,就等于把自己送上了風口浪尖
問題來了,郭焱到底說錯在哪,或者說,她這句話為什么惹眾怒,懂球的都明白,體育競技講究的是實力說話,哪怕你是世界第一,只要上場就得拼到最后,沒人會因為你名氣大就讓你幾分,陳熠能贏孫穎莎,是她自己打出來的,每一分都靠實力刷出來,賽場沒有“懂事一說,只有你爭我搶,郭焱這一句“差不多得了,不只是對陳熠的否定,更像是對整個賽場公平的輕視
當然,郭焱很快道歉了,視頻里說自己情急之下說了不合適的話,承認作為專業解說要規范言行,承諾以后會注意,這種道歉說實話不算敷衍,情緒也到位,可網友們依舊不買賬,不是大家苛刻,而是她的影響力和身份擺在那兒,前世界冠軍、國家隊主教練,這樣的身份在場下說話、在直播間帶貨、在解說席評球,怎么說都不是“個人表達,而是代表著中國乒乓球的專業態度,這個分量不是一句“情急能卸下的
細想一下,郭焱這不是第一次因為言論翻車,之前樊振東狀態起伏的時候,她就公開點評說樊振東“自視過高,覺得自己真成了“東哥,這話說得有點重,了解樊振東的人都知道,這小子向來低調,所謂“東哥其實是隊友認可的昵稱,從“小胖到“東哥,是拼出來的,不是自己給自己戴的高帽,結果郭焱憑幾場失利就下定論,多少有點主觀和情緒化,球迷自然不服氣
再加上這次讓球的風波,兩件事串起來看,外界對郭焱的職業素養和立場就開始質疑了,尤其是近幾年,退役球員加入直播、短視頻,很多人都懂,那是為了流量和商業,沒毛病,但你要在解說席上順著“飯圈說話,哪怕只是想討好一部分極端粉絲,帶點流量,風險也挺大,因為大多數球迷其實更看重的是專業和公正,不是口嗨和“帶節奏
說到底,體育圈的“人情世故大家都懂,誰都希望自己喜歡的球員贏,但競技場上沒有預設劇本,誰狀態好誰贏,誰敢拼誰上,輸球不等于不努力,贏球也不代表“犯了眾怒,郭焱這次的“懂事說法,其實折射出一種場外的“游戲規則觀念,而這種觀念對絕大多數認真訓練、拼命比賽的運動員來說,都是一種傷害
再看看當下的氛圍,飯圈文化席卷體育圈不是一天兩天了,從巴黎奧運會陳夢贏孫穎莎被罵,到這次陳熠贏球被質疑,極端粉絲的聲音越來越大,但你要問普通球迷怎么看,大部分人其實只想看一場公平的精彩對決,誰贏了都能尊重,真正的體育精神,是賽場見真章,不是解說席“帶節奏,更不是場外“點贊回懟就能決定的
回到郭焱本人,她的履歷擺在這——冠軍無數,教練成績也不錯,孫穎莎、丁寧這些頂級球員都在她手下成長過,可正因為這樣,她的每一句話都被放大了,站在解說席上,身份就變了,不能只想著討好某一撥人,更不能為了熱度隨便輸出,尤其是遇到激烈對抗和輿論焦點時,言語更要經得起推敲和回放
此情此景,其實也是對整個體育圈的提醒,社交媒體時代,話語權變大了,風險也高了,公眾人物一言一行都可能被無限放大,體育解說不是直播帶貨,帶點情緒可以,帶偏節奏就難免翻車,體育精神說起來簡單,就是尊重對手、尊重比賽、尊重觀眾,做到其實不容易,但也是每一個職業體育人的底線
最后,郭焱的道歉能不能平息爭議,短期內看懸了,但這事對她、對整個乒乓球圈都是一次“冷靜提醒:少點飯圈思維,多點專業精神,別讓解說席變成流量戰場,別讓場外喧囂蓋過賽場拼搏,真正的高手,靠的是實力和態度,不是口號和流量,這才是所有球迷最想看到的結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