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組織編制的《寧夏區域特色自然和人文資源調查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順利通過自治區級專家評審,標志著寧夏區域特色自然和人文資源調查試點工作全面啟動。
本次試點,寧夏立足本地資源稟賦特點,聚焦“區域特色”主線,圍繞自然生態與歷史文化資源稟賦,選取西夏區、青銅峽市兩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自然人文資源富集區作為試點區域,開展調查工作。
《方案》明確,試點工作將以國土調查、空間規劃等數據為基礎,依據2025年二季度高分辨率遙感影像、1:2000基礎測繪成果、文物普查、水域調查及各類自然和人文資源相關專題規劃資料,以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綠色生態廊道、黃河古灌渠系等特色自然和人文資源為主線,在寧夏銀川市西夏區和寧夏青銅峽市開展區域特色自然和人文資源調查工作。同時,通過資料的集成分析,結合實地補充調查,摸清試點區域自然和人文資源數據范圍、數量、經濟價值、生態價值、人文價值等信息以及保護管控具體范圍,建立統一標準的區域特色自然和人文資源數據圖庫,為區域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兩山”高效轉化提供科學依據和支撐。
《方案》要求,開展區域特色自然和人文資源調查,要建立“自治區統籌、市縣聯動、專家支撐”的工作機制,重點收集試點區域特色資源概況、歷史文化遺跡分布、重要生態系統、重點河湖水系以及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信息數據,并進行梳理分析整合。對缺少空間信息及屬性信息的資源數據,要開展補充調查。要通過對專題資料進行空間化、規范化處理,構建以調查范圍面、特色自然資源數據集、特色人文資源數據集、其他特色資源數據集為一體的基礎數據庫,以及以特色自然資源管控分區數據集和特色人文資源管控分區數據集為一體的區域特色自然和人文資源管理數據庫。要制作特色資源空間位置及范圍、特色資源基本信息、特色資源特色信息等專題圖件,多樣化展示特色資源,為旅游度假區規劃編制、區域間文旅融合互動、旅游便民惠民服務設施布局優化和品質提升、區域文創產品宣傳、打造文化名片等需求提供支撐。
《方案》強調,要緊扣銀川市西夏區“賀蘭山生態+酒文旅融合”體系、青銅峽市“黃河水脈+古今水利”特色名片等區域發展特色,通過對資源多維屬性信息的綜合分析,系統評估特色資源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以及人文價值。精準識別試點區域的核心優勢資源稟賦,推動區域特色資源在地方經濟發展、旅游開發、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生態保護修復等領域的轉化應用。
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宣傳教育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