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杯前兩輪踢完,國足的戰績很扎眼——一球未進,兩場全輸,先是0:3被韓國教育,接著0:2又輸給了日本三隊,這成績別說讓球迷服氣,連對噴都提不起勁了,唯一聊以自慰的,就是靠凈勝球把中國香港隊壓在了身后,勉強保住了第三的位置;但最讓人琢磨不透的,可能不是輸球本身,而是一些該上的人始終沒上,比如這次被球迷反復喊話、被數據反復“點名的廖錦濤,連續兩場坐穿冷板凳,久爾杰維奇到底在想什么,球迷看得一頭霧水。
回顧這兩場比賽,其實久帥也不是完全死板,像蒯紀聞、汪士欽、劉浩帆這些新面孔都有機會亮相,甚至可以說國足的“青春風暴多少還是刮起來了一點,但偏偏在后腰這個位置上,久帥的用人思路就很保守了,高天意和徐新兩位主打,場面不見起色反而問題不少,尤其是在控球和防守銜接上,國足每次丟球都像是看懸疑片,下一秒誰失誤都不驚訝,結果廖錦濤全程坐穿冷板凳,就像是被“系統性忽略,哪怕場上局面再怎么膠著,久帥都沒打算給他機會,你說巧不巧。
其實廖錦濤的履歷擺在這,25歲,今年才第一次進國足,之前在恒大青訓起家,輾轉過武漢三鎮、昆山,去年重回廣州隊,今年又轉會到大連英博,按理說正是年富力強、經驗和沖勁全都有的階段,更何況他在中甲、甚至本賽季的中超表現都不差,前17場比賽有1次助攻、傳球成功率85%,場均還能貢獻3.5次關鍵傳球,防守端對抗成功率67%、場均攔截4.2次,這數據放在同齡球員里絕對是“六邊形戰士級別的;攻防兩端都能干活,腳下技術也不毛躁,防守卡位、進攻前插一條龍,怎么看都不像是個“擺爛選手。
問題來了,就算有數據、有表現,為什么久帥就是不用,這背后的邏輯讓人摸不著頭腦,有人說是戰術體系不適配,也有人猜測可能訓練里狀態沒打動教練,但對比場上其他后腰的發揮,說句不好聽的,真不比廖錦濤強多少,換句話說,現有體系下的“保守用人更像是怕出錯、怕被噴,最終導致場上踢得縮手縮腳,反而丟了比賽節奏。
再說回比賽本身,國足這兩場的最大問題其實是中場梳理和攻防轉換,場上老是斷檔,壓不上去也守不下來,進攻靠靈感,防守靠運氣,關鍵時刻缺一個能把球串起來的人,這種情況下不用廖錦濤,這難免讓人覺得久帥在“自廢武功,再看對手日本、韓國,哪怕三隊、二隊,也有大量新人輪換,整體打法流暢,節奏快,不怕失誤敢于嘗試,反觀國足,陣容新但踢法老,局面打不開還不敢冒險,最終只能被對手牽著鼻子走。
當然也有人說,主帥也有難處,畢竟國足目前處在換代期,誰都不愿意為結果背鍋,尤其在外界口誅筆伐的大環境下,久帥可能更傾向于“穩一點,哪怕犧牲一點創新也要保證陣容熟悉度,但這樣一來,像廖錦濤這種“想證明自己的球員就只能繼續等機會,說白了,既然都已經輸了兩場,不如大膽試錯,至少在最后一場對中國香港隊時,給新人們一個機會,也給球迷一個交代。
此情此景,大家都明白,國足現在就是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想求穩又沒資本,想冒險又沒人敢拍板,久帥的用人思路如果再這么“內卷,最后恐怕連中國香港隊都打不下來,那后果可想而知,鋪天蓋地的“點贊回懟是跑不了的,球迷的耐心也真就快到頭了。
說到底,國足目前最缺的,其實不是戰術,而是信心和魄力,很多球迷都在問:廖錦濤還能不能上,久帥會不會變陣,答案其實沒那么復雜,既然成績已經這樣,不如放開手腳試一把,哪怕結果還是輸,至少讓努力的人有舞臺,讓球迷看到希望,這才是當下中國足球最該做的事;否則,繼續“冷藏新人、死守陣地,最后只會被現實打臉,輸球不可怕,怕的是一成不變。
最后一場打中國香港,國足必須取勝,這已經不是戰術層面的選擇題,而是關乎球隊氣質和未來走向的必答題,久帥會不會給廖錦濤機會,誰都不知道,但如果還按之前那套思路來,恐怕輿論早晚要“擺爛到底,這一局不是教練和球員的個人戰,更是中國足球的集體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