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正在開展落筆洞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創建工作
公園建設面積約993畝
擬建落筆洞遺址博物館
落筆洞遺址是我國已發現的最南端的史前人類洞穴遺址,文化發展時序處于舊石器時代末期至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過渡文化時期,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位于三亞吉陽區落筆峰山腳下,距今1萬年左右,遺址山洞屬于自然形成的石灰巖洞。
經過兩次考古發掘,遺址出土了13枚晚期智人牙齒化石、石制品成品、半成品及其他石料200余件,還發現了華南虎下頜骨、亞洲象臼齒等45種哺乳動物化石、14種鳥類化石及24種水生無脊椎動物化石。
落筆洞遺址的發現和發掘成果,對研究海南島古地理、古氣候、古生物和古人類的演變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三亞2024年著手開始開展落筆洞遺址申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相關工作,今年三亞聯合相關部門6月開展落筆洞二類建設控制地帶191畝的文物勘探工作,7月開展落筆洞內外及仙郎洞部分區域的文物發掘工作,全力做好遺址保護和利用工作,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創建奠定良好基礎。
來源:海南日報客戶端、三亞旅文
編輯:王 婧
審核:廖寶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