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旅這次算是把“亡羊補牢”玩明白了。
洪崖洞紅衣女強拽游客拍照、派出所門口搖人撒潑,結果三天之內被罰款、拉黑、限制從業,連帶著景區都被扒出一堆“坑人套路”。
網友看得直呼過癮:“早該這么治了!再讓她囂張,洪崖洞的燈都得被她罵滅。”
7月10日晚上的紅衣女,還是那個敢在派出所門口堵游客、打電話搖人的 “洪崖洞一姐”。對著朱先生一家罵祖宗十八代,嚇得孩子渾身發抖,民警勸了一個多小時還梗著脖子喊 “憑啥讓我道歉”。
短短三天,她就成了低頭認錯的“乖寶寶”,對著鏡頭鞠躬說 “對不起”。這變臉速度,比重慶的天氣變得還快。
官方的處罰堪稱“組合拳”:公安罰款讓她肉疼,攝影協會拉黑斷了她的財路,洪崖洞直接把她列入“永久黑名單”。
有網友調侃:“這哪是處罰,是給她發了‘景區流放令’。以后想在洪崖洞討生活?除非她改名叫‘白衣女’。”
最解氣的,是朱先生的反應。這位四川游客全程硬剛,報警、維權、接受官方道歉,硬是把一場糟心事變成了“旅游維權范本”。
他說“重慶人不是這樣的”,這話戳中了很多本地人的心——事件發酵時,重慶網友集體在線“大義滅親”,有人扒出紅衣女,早就因為強買強賣被投訴過,還有人主動給朱先生推薦“不坑人的景點”,活脫脫一場“家鄉名譽保衛戰”。
紅衣女被收拾了,但網友的吐槽根本停不下來。
有本地游客爆料:“左邊橋都封了,工作人員還騙外地人‘走小道 30 塊’,當我們重慶人是擺設?”
更有人吐槽拍個江景被驅趕:“合著不花錢拍照,連看風景的權利都沒了?”
這些套路比重慶的樓梯還繞。強拉拍照只是“初級坑”,進階版是“十元變七十元” 的漫畫套路,終極版是“帶你抄近路” 實則繞去購物點。
有游客算過賬:“在洪崖洞逛一圈,防坑的精力比看風景還多,比解九宮格火鍋還費腦子。”
景區管理的“睜眼瞎”,更讓人窩火。紅衣女在洪崖洞橫行了這么久,難道沒人管?還是管了等于沒管?
有內部人士透底:“這些攬客的多少有點‘關系’,平時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出了事才慌忙滅火。”這次要是沒鬧大,估計又是 “批評教育” 了事。
官方反應夠快,但能根治嗎?重慶渝中區文旅的反應速度,值得給個“及格分”。
從通報道歉到上門溝通,再到三天出處罰結果,比外賣小哥送餐還快。工作人員當面給朱先生道歉時,連孩子被嚇到的細節都顧及到了,態度算是誠懇。
但網友更關心“后續”。拉黑一個紅衣女容易,能把所有 “紅衣男”“藍衣嬸” 都清出去嗎?
有景區從業者透露:“這種攬客的都是‘團伙作戰’,今天封了這個號,明天換個馬甲繼續干。”就像打地鼠,按下這只,那只又冒出來。
更關鍵的是“長效監管”。
洪崖洞不是第一次被吐槽,之前的投訴堆起來能繞吊腳樓三圈。這次要是只處理個紅衣女,不查背后的利益鏈,過不了多久還會有“綠衣女”“紫衣女” 冒出來。
網友說得直白:“別光罰人,把那些縱容亂象的管理者也查查,不然就是治標不治本。”
游客要的不是道歉,是不被坑的底氣。紅衣女被封殺,大快人心,但這事不該就這么過去。游客去洪崖洞,是為了看夜景、吃火鍋,不是為了跟攬客的斗智斗勇。
重慶文旅與其花心思搞宣傳,不如把景區的坑填上——比如裝個“防坑提示牌”,比如讓保安多巡邏幾圈,比如開通 “坑人舉報直達通道”。
朱先生說得好:“重慶人不是這樣的。”
這句話里藏著期待:期待洪崖洞的風景配得上它的名氣,期待重慶的熱情里沒有套路。畢竟,誰也不想帶著對一座城市的向往而來,帶著一肚子氣離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