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過半,汽車市場半年成績單陸續出爐。在國家汽車更新消費補貼和各地區促進汽車消費增長補貼政策組合拳的合力驅動下,新車市場持續領跑。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汽車整體銷量1565.3萬輛,同比增長11.4%,其中上半年國內汽車累計銷量1257萬輛,增長11.7%。而同期來自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2025年1-6月,二手車累計交易量957.01萬輛,同比增長1.99%。相比之下,二手車市場“中考”成績在總量和增速方面皆遜色于新車市場。
2025年上半年,新車市場競爭白熱化,價格戰傳導至二手車領域,導致二手車市場被動卷入無序價格博弈,生存壓力陡增。作為二手車交易與流通服務平臺,天天拍車基于2025年上半年平臺交易數據梳理形成專項報告,通過車源結構、成交價格、車齡里程、流通效率等微觀維度,全景呈現二手車市場真實動態,為行業提供參考。
車源擴容與價格承壓并行,市場呈現 “量升價降” 特征
2025年以舊換新政策加碼擴圍執行,疊加各地為了促進本區域汽車消費,紛紛啟動本市或區級汽車消費補貼,如上海下轄的閔行區、徐匯區、浦東區、普陀區等今年先后啟動區一級的汽車消費補貼,推動二手車市場引來大量置換車輛的注入。天天拍車研究院數據顯示,平臺車源仍以成熟品牌為主——大眾、寶馬、別克、奔馳、豐田、奧迪、本田、福特、日產、比亞迪十大品牌車源量占比達 50.68%,這些品牌因銷量穩定、市場認可度高,成為二手車流通主力。
從保值率看,十大品牌3年平均保值率呈現分化:奔馳以 55.45%居首,豐田、本田緊隨其后(53.23%),福特(49.96%)、寶馬(49.01%)、大眾(48.2%)、奧迪(47.09%)、別克(45.54%)、日產(44.27%)依次排列,比亞迪以 39.28%墊底,反映出不同品牌車輛的殘值穩定性差異。
車齡與里程數據則勾勒出國內車主的使用習慣:5年以上車齡的二手車占比超 70%,其中7-10年車齡區間車源尤為集中;行駛里程8萬公里以上的車輛占比近60%。這也反映了目前國內車主使用汽車的習慣和汽車置換周期特點。
雖然車源量充足支撐保障了市場消費個性化、多元化需求,但是新車市場促銷優惠持續沖擊原有的新舊價格體系,也搶奪了二手車市場消費需求,傳導至二手車買賣交易鏈,二手車買賣價格在低位波動。天天拍車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平臺二手車成交均價為53673元,較2024年同期的61180元明顯下滑;其中燃油車均價50918元(2024年同期58901元),新能源車均價71548元(2024年同期82710元)。從月度走勢看,燃油車價格相對平穩,新能源車價格波動更為頻繁,側面印證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
新能源二手車加速滲透,車源占比突破13%
隨著近幾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二手車市場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交易。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5年前5個月全國新能源二手車共交易了54.53萬輛,較2024年同期增長了29.7%,增速跑贏大盤。天天拍車平臺數據進一步印證了這一趨勢: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二手車車源量占比升至13.47%,較2024年同期的9.95%顯著提升。
熱門新能源二手車集中在頭部品牌:比亞迪、特斯拉、豐田、榮威、五菱等品牌車源量領先,其中特斯拉 Model 3、Model Y,比亞迪唐新能源、秦 PLUS,五菱宏光 MINI EV 等車型成為交易主力。從車齡看,主流品牌的置換周期集中在2-4年——比亞迪車源平均車齡3.4年、成交車齡4.1年;特斯拉車源平均車齡3.5年、成交車齡4年;小鵬、理想等新勢力品牌車源平均車齡更短(2.4-2.7年),成交車齡2.8-2.9年。
異地成交率攀升至76.2%,跨區域流通破解 “賣車難”
新車市場白熱化競爭,對二手車市場造成了兩大直接影響,價格擠壓和以舊換新置換大量車輛進入二手車市場。價格擠壓一方面造成了二手車經營利潤空間壓縮,盈利難度更大;同時,在買賣兩端對二手車市場產生虹吸,不僅造成個人車主手中的車輛市場價格走低,與個人車主心理錨定的新車價格產生預期差,繼而形成車源成交率低;還在零售市場削弱二手車商品價格優勢。這一系列的市場變化產生的蝴蝶效應疊加影響形成了錯綜復雜的二手車市場環境。
在價格承壓、車源擴容的背景下,跨區域交易成為激活二手車市場的關鍵動能。天天拍車數據顯示,該平臺2025年上半年異地成交占比總體為76.2%,較2024年上半年73.9%有所提升,這一模式為買賣雙方帶來了雙向價值。二手車經營者通過平臺可以快速高效收購適銷對路的車源,尤其是棗莊、昆明等低線或遠離大城市群的區域通過平臺可以收購北京上海等一線大城市不同品牌車型的優質車源,這對于本地車源單一或相對有限的區域經營者來說獨居市場價值。
同樣的模式,對于個人車主來說也有價值。天天拍車數據顯示,在熱門成交的二手車案例中,異地成交的均價普遍高于同城成交的均價,尤其是燃油車交易類型這種現象更加顯著。分析師指出,全國買家在線競拍模式是價格優勢的核心支撐:外省市買家基數更大,對車況優良的車源愿意支付更高溢價,顯著提升了車主賣車價格高于本地的概率。這種“雙贏”機制,正是異地成交率持續攀升的底層邏輯。
展望下半年,二手車市場將面臨多重變量:新車競爭態勢或邊際緩和,但車源供給仍將持續增加;新能源二手車的機遇與挑戰并存,技術標準、殘值評估等問題亟待解決;“經營難、盈利難”仍是行業普遍困境。
盡管短期承壓,行業長期趨勢仍值得期待。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2025年二手車交易規模有望逼近 2000萬輛大關。不過,行業已進入從“量的積累”轉向“質的提升”的調整階段,如何通過數字化手段優化流通效率,完善價值評估體系,重塑誠信體系,將成為二手車行業突破困境的關鍵。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