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游客盧女士大概沒想到,自己孩子弄丟的一塊兒童手表,會在網上掀起這么大的爭議。
7月14日,山西大同兩名環衛工頂著高溫翻遍8噸垃圾幫游客找手表的事情上了熱搜。本來媒體是當"暖心"新聞報道的,結果盧女士事后那個得意洋洋的感謝視頻,直接把網友們給整破防了。
一塊價值千元的兒童手表,憑什么讓兩個年過半百的環衛師傅在惡臭的垃圾堆里扒拉4個小時?
事情經過:一通12345的"威力"
7月1日,盧女士帶著孩子從深圳到山西旅游。在從太原到大同的高鐵上,熊孩子把兒童手表扔進了垃圾袋里。下車后發現手表不見了,通過定位確認手表在大同南站,八成被當垃圾處理了。
換作普通人,這種情況基本就自認倒霉了。但盧女士第二天直接撥打了12345熱線求助。
這一通電話的"威力"讓人意外——大同市新城環境公司迅速確認手表在中轉站的8噸垃圾中,緊急轉運到焚燒發電場。然后,兩名年事已高的環衛工人徒手在垃圾堆中翻找了整整4個多小時,最終找到手表并當晚歸還。
網友怒了:誰來心疼環衛工?
事情本來可能就這樣過去了,但盧女士發布的感謝視頻徹底點燃了網友怒火。視頻里她滿臉笑意,得意洋洋地夸贊當地服務,仿佛在炫耀自己的"特殊待遇"。
網友們的怒火主要集中在幾個點:
成本問題讓人無語
一塊千元手表,動用這么多人力物力真的值得嗎?調集垃圾車、找場地、安排人員的成本早就超過手表價值了。
更讓人心疼的是環衛工
兩位年過半百的環衛師傅在高溫惡臭環境下工作4小時,誰考慮過他們的身體健康?憑什么要讓最辛苦的基層勞動者承擔這種額外"服務"?
最關鍵的是身份問題
普通游客打12345真的這么管用嗎?這種"神速"效率讓人不得不懷疑背后是否有特殊原因。
官方回應:越描越黑
面對質疑,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長肖志剛回應稱:城管局是服務單位,對12345熱線轉辦事情接訴即辦,不考慮"值不值"問題。盧女士就是普通游客,沒有特殊身份。
這位領導還很"委屈"地表示:他們的工作本來就不被理解,說好說壞都會被罵。如果都像這次一樣挨批,以后環衛工只負責掃大街就行了。
這個回應不僅沒有平息爭議,反而讓網友更加憤怒。"站著說話不腰痛"成了評論區的高頻詞匯。
身份疑云
更讓人起疑的是,網上開始流傳盧女士的"真實身份"。
有網友爆料稱,她疑似是深圳寶安區某法院的三級調研員。雖然消息未經證實,但網友們通過對比發現,網傳照片中的人員與盧女士姓氏相同,面部特征也很相似。
如果傳言屬實,那么大同方面的這種"積極服務"就更加耐人尋味了。難怪有網友哂笑:原來如此,難怪找得這么快!
目前這些都還只是網傳消息,真實性有待驗證。但網友們的疑慮也不是空穴來風——畢竟,普通人的12345投訴能有這種"神速"效果嗎?
真正的問題在哪里?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們普通人丟了東西,打12345會有這種待遇嗎?
這件事最大的問題不是找不找手表,而是誰來為這種"服務"買單。城市想用"感動游客"的溫度發展旅游是好事,但這種溫度不該總是讓最底層、最辛苦的人用汗水和健康去換取。
兩位環衛師傅在垃圾堆里翻找4個小時,他們的勞動價值和健康考量在哪里?
至于盧女士的身份問題,雖然官方一再否認,但網友們的質疑聲恐怕不會這么容易平息。一個社會的溫度,不在于對權勢的遷就,而在于對弱者的保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