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這種可能!
人類至今未能捕捉到外星智能的任何蹤跡,可能的解答之一便是:外星人可能存在于我們的高維空間之中,并出于某些原因,對我們額外的空間維度進行了蜷曲。
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我們所居住的三維空間并非是平坦的,而是具有一定的曲率,而這個曲率的方向,并不屬于三維空間內的任何方向(正如垂直方向不同于水平面內的任何方向)。
弦理論進一步提出,宇宙實際上是11維的,但是大部分的空間維度被極度蜷曲,使得物質只能在三維空間中活動。這很可能是外星科技的有意安排,使人類的認知和科學被束縛在三維空間之中。
這一理論似乎還能解釋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存在。這是一個困擾許多物理學家的謎題:暗物質和暗能量占據了宇宙總質量的95%,然而除了它們產生的引力效應,人類用其他任何科學手段都無法探測到它們的存在。
假設存在一個高維的文明,他們能夠限制粒子的活動范圍在較低的維度,那么地球很可能只是他們的實驗室。
隨著希格斯玻色子(或稱“上帝粒子”)及其衰變過程的發現和確認,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基本完成。該模型指出:
基本粒子的種類僅為61種,并且不存在任何的空間結構。換句話說,基本粒子可能并不存在于我們所理解的三維空間中。
宇宙只存在四種基本力:強核力,弱核力,電磁力和引力。
強核力和弱核力的作用范圍極短。強核力的作用范圍大約為10^-15米,而弱核力的作用范圍甚至更短。一個高維的文明只需要將三維空間的切片與其他物體隔開極小的一段距離,便能有效地切斷三維切片內外的強核力和弱核力。
電磁力則是一種長程力,作用距離無限遠,但僅作用于帶電粒子。對此,只需避免電荷靠近即可。
然而引力的情況就有所不同,它作用距離無限遠,且只要存在質量就會產生引力。即使文明高度發達,改變物理法則也十分困難;或者他們有能力改變但選擇不處理,因為屏蔽引力的難度和成本遠超其他三種力。
因此,生活在三維空間的我們,只能探測到所謂的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引力,卻無法直接觀察它們。
星系旋轉速度的理論值與實際值之間的巨大偏差,常被用來作為支持暗物質存在的證據。
基于上述假設,提問者的論斷無疑是站得住腳的。
三維生物與四維生物的差異,遠超人類與小白鼠之間的差距。至少我們的視覺和神經系統是相似的。
三維生物的視線只能觸及三維物體的表面,而四維生物的視線則可以洞察三維物體的內部細節。我們需要借助核磁共振或CT等技術,逐層觀察人體結構,而四維生物則可以一眼看穿全部。
這就像我們一眼就能領略一幅畫的全部細節一樣。如果畫中有一個二維生物,其視線也將被畫中的物體所遮擋,只能看到二維的表面。
但三維生物與高維生物最大的區別不在于視線,而在于神經系統。難以想象二維生物的大腦會有怎樣的復雜結構,所有神經元只能在二維平面上分布;神經軸突和血管無法相互交叉,否則會切斷神經軸突的連接。
四維生物看待三維生物亦是如此。四維生物的神經系統復雜程度必定遠超我們,血管和神經軸突可以在四維空間中自由延伸。這還只是基于三維空間的想象,四維物體的表面是三維的,細胞與細胞之間的物質交換效率可以比我們高出無數倍,四維生物很可能采用與三維生物完全不同的神經系統構建方式。因此,四維生物的大腦認知能力、記憶力和計算能力可能遠超我們。
三維生物生活在四維時空(注意,四維空不同于四維時空)之中,四維時空中的蟲洞對普通人來說難以理解其結構。但對四維生物而言,蟲洞的結構可能就像下水管道一樣簡單。
那么,三維生物如何想象四維空間呢?
最簡單的四維空間幾何體是超立方體(或正八胞體)。
在動圖中,超立方體似乎在不斷改變形狀,但實際上它沒有發生任何形變,只是繞著自己的中心旋轉。這與三維空間中立方體的旋轉類似:
平行四邊形在不斷改變形狀,但正六面體沒有發生任何形變。
我們還可以看到正五胞體、正二十四胞體、正一百二十胞體和正六百胞體。這些對應于三維空間中的正四面體、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和正二十面體:
正五胞體
正24胞體
正120胞體
正600胞體
所有你看到的幾何體的形變,或面與面的穿透,都是基于我們對三維空間的認識所產生的錯覺——它們其實只是在自轉。
在四維空間中,找不到比這些幾何體更簡單的物體了。可以想象,四維生物的結構有多么復雜,以及他們在四維空間中會創造出怎樣的工具。
即使是人類頂尖的數學家,也只能理解四維空間的部分幾何物體。
普通人連想象都無法做到,更不用說理解了。更何況,他們的空間可能遠超四維,是五維甚至更高維的生物。
額外的一個空間維度,不僅是幾何學上的巨大鴻溝。在物理學上,要讓粒子保持穩定的軌道,就需要調整物理學常數、力學、材料學、化學、宇宙學等方面的知識。除了數學之外,人類現有的大部分知識都需要重新構建。
除了幾何學之外,其他領域很少有學者在研究。除了專門研究高維幾何的數學家外,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理解高維空間。
據我所知,除了業余科學家,還沒有任何科學家能夠描述五維空間中的生物是什么樣的。
這里的五維生物是指五維空間加上一維時間。
《星際穿越》中的五維已經足夠燒腦了,但這個“五維”其實只是四維空間加上一維時間;
要想象和理解一個事物,首先得能夠描述它。如果我們連描述都無法做到,那么想象更是無從談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