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拒絕長大”
到“陪你長大”
兒童京劇《熊貓潘噠》創作談
陳 卓
國家京劇院編劇,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主要作品有京劇《雄安人家》《延安往事》(合作)、《絲路長歌》《新虹霓關》,淮劇《天道》,京劇小戲《天使的容顏》,實驗劇《尼伯龍根的指環》,晉劇《晉之殤》,整理改編現代京劇《白毛女》等。作品曾榮獲第24屆曹禺劇本獎提名。入選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度、2020年度劇本扶持工程,2020年度全國舞臺藝術重點創作劇目名錄等。
寫兒童劇的人,大抵都藏著一份“拒絕長大”的私心。寫下《熊貓潘噠》第一稿時,我還是個窩在單位宿舍熬夜改劇本的“小孩”,滿腦子裝著“反叛童年”的執念——厭煩任務、抗拒規矩,幻想自己像潘噠一樣摔了書去當“超人”。那時的筆觸里,總帶著一股孩子氣的委屈,仿佛全世界都在逼我長大。那時,我把所有不甘心塞進潘噠的唱詞——“周一英語周二書法,周三奧數周四畫畫?!币幻嬲{侃教育焦慮,一面暗藏著我自己對“被規劃人生”的無聲抗議。我讓潘噠離家出走、闖蕩山林,借角色的冒險,完成自己未能實現的叛逆。
多年后,當我牽著兒子的小手送他上學,忽然讀懂了劇本里潘噠父母未曾說出口的臺詞。曾經單一的“孩子視角”早已悄然豐盈——如今的我,既看得見潘噠的委屈,也聽得到幕后父母端著西瓜徹夜難眠的腳步聲。潘噠抱怨的“作業如山”,是兒子嘟囔的“拼音好難”;潘噠對弟弟的愛與嫌棄,是兒子睡前念叨“熊貓都有弟弟,我為什么沒有”;而靈芝的孤獨,又何嘗不是每個孩子在群體中笨拙尋找自我的倒影?這或許就是成長的饋贈,創作讓我學會在“自由的糖”與“規矩的藥”之間,為孩子熬一碗甜苦交織的成長湯劑。
我住在“雞娃”盛行的海淀區,我看到許多孩子像潘噠一樣,被英語、奧數、書法等課程填滿生活,甚至被迫承擔“小家長”的責任。他們天真的向往成為超人,卻困在作業與競爭的牢籠里。而放開二孩時,二胎家庭的普遍化,也讓“被分走的愛”成為許多孩子心中的隱痛。潘噠的離家出走,是對壓力的反抗,更是對“存在感”的無聲叩問。
我想通過這個故事告訴孩子:你們的困惑、委屈,甚至叛逆,都值得被傾聽。那些看似“討厭”的弟弟妹妹,或許正是未來最溫暖的陪伴;那些“煩人”的作業與規矩,終將成為保護你們的鎧甲。熊貓潘噠的冒險,實則是一場尋找自我的旅程——他最終發現,真正的“超人”不是逃離現實,而是學會理解愛、責任與成長的意義。
選擇京劇為載體,是希望用傳統文化的魅力滋養孩子的審美。潘噠的憨態可掬、靈芝的靈巧身段、猴王的氣派唱腔,都在京劇的程式化表演中煥發生機。劇中融入蕩秋千、翻筋斗等身段設計,讓兒童在趣味中感受國粹之美;而“洗刷刷”的滑稽伴唱、老狼的夸張反派形象,則以童趣化手法打破京劇的刻板印象。京劇藝術可以像潘噠的棉花糖一樣甜蜜,像靈芝的勇敢一樣鮮活。當孩子們為潘噠的冒險屏息、被老狼的臭屁逗笑時,相信京劇的種子已悄然生根抽芽。
潘噠抱怨“媽媽只愛弟弟”,卻在離家后想起“今晚的西瓜”;滾滾慢吞吞的追隨,純粹的手足之情始終如藤蔓纏繞。老狼的滑稽反派、笨笨的憨傻可愛,將現實中的困難轉化為童話冒險。靈芝用善良治愈他人,潘噠用勇氣守護朋友,他們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完美小孩”,卻因真實而動人。我們要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我們不必做“別人家的孩子”,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英雄,你的獨特就是最珍貴的“國寶”。孩子們或許能在笑聲中學會用幽默化解成長的荊棘,用勇氣照亮前路的迷霧,那些成長路上的黑暗并不可怕,只要前方有朋友提燈引路,身后有家人燃起炊煙,迷途的孩子便不會走散。正如潘噠的頓悟——“超人”的力量,源于愛的羈絆。
如今給兒子講潘噠的故事,在他笑過之后多問一句:“如果你是猴王,會怎樣對待靈芝?”看他歪著頭說“要給她十朵小紅花”,忽然眼眶發熱。那個曾讓我們憤憤不平的世界,正在新一代的童話邏輯里悄然松動。多年前《熊貓潘噠》是我的“出逃計劃書”,而如今,它成了我和孩子的“秘密通話頻道”。童年從未遠去,它只是以另一種方式,借孩子的眼睛,重新愛了一遍人間。
當孩子們為潘噠、滾滾歡呼,當他們拽著父母衣角問“我能有個弟弟嗎”,《熊貓潘噠》便完成了最溫柔的使命。它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充滿期待的種子?;蛟S某天,當那個新生命真的降臨,小哥哥、小姐姐會像潘噠一樣,邊給弟弟喂奶邊嘟囔“你好麻煩”,卻在天黑時緊緊握住他的小手——那時他們會發現,自己早已在童話里預習過千萬遍,如何當一個驕傲又溫柔的哥哥或姐姐。
愿每個孩子都能像潘噠一樣,在跌跌撞撞中讀懂嘮叨背后的牽掛;愿每個“靈芝”都能被看見,每個“滾滾”都能勇敢說出“帶上我”;更愿每個曾想逃離的“小超人”終會發現:家,才是世界上最厲害的“超能力”。愿這部戲讓孩子的眼淚被理解,讓大人的童年被喚醒,讓愛與傳統文化,在劇場的鑼鼓聲中生生不息,而當帷幕落下時,我們終能握緊身邊人的手,笑著說:“我們,一起回家。”
(本文刊發于《劇本》2025.6 責任編輯:許可)
制 作:閆泓琪
一 審:許 可
二 審:莫驚濤
終 審:武丹丹
來源:劇本
穿梭戲劇藝術的歷史空間
徜徉逍遙自得的審美世界
大家一起品評戲
微信ID:lianzhongpingx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