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結束在馬來西亞與中美外長的關鍵會晤后,專機直飛朝鮮展開戰略對話,與此同時美軍核潛艇突現冰島港口。
7月的國際舞臺聚光燈打在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身上。短短48小時內,這位資深外交官上演了一場橫跨亞歐大陸的外交“馬拉松”。7月10日,馬來西亞吉隆坡,拉夫羅夫先后與中國外長王毅、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舉行會晤。
拉夫羅夫(資料圖)
與王毅的會談聚焦提升中俄戰略協作,雙方強調全力落實元首共識,共同警惕域外勢力在本地區制造分裂對抗。
同魯比奧的“坦誠對話”持續約50分鐘,美方向俄方傳達了特朗普總統對俄烏和談僵局的強烈“失望與不滿”,期待看到解決沖突的“路線圖”。
外交交鋒的硝煙尚未散去,拉夫羅夫的專機已于7月11日降落在朝鮮元山機場。應朝方正式邀請,他將在朝鮮停留至7月13日,與朝鮮外務相崔善姬共同主持第二輪俄朝外長級戰略對話。
俄羅斯外交部在訪問前明確表示,此訪意在深化雙邊戰略溝通。朝方給予最高規格接待,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親自會見了拉夫羅夫,兩國簽署了《2026-2027年兩國外交部門交流計劃》。
就在拉夫羅夫穿梭東亞之際,北極海域暗流涌動。7月9日,美國海軍“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紐波特紐斯”號首次高調停靠冰島雷克雅未克港。
軍事觀察家點破,冰島毗鄰北極的戰略位置,為美軍核潛艇提供了監控俄羅斯北方艦隊的理想前哨站。美軍此舉意在強化北極水下戰力部署,近距離盯防俄軍戰略核力量,特別是配備“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的特種核潛艇。
白宮內,特朗普總統的怒火打破了外交辭令的桎梏。他在內閣會議上當眾怒斥普京:“普京說了八百遍廢話,結果呢?” 隨后公開批評:“普京白天講話客氣,晚上卻轟炸所有人,這很成問題。”
普京(資料圖)
這種態度劇變的導火索清晰可見——7月9日凌晨,俄軍對烏克蘭發動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無人機空襲,728架無人機分三個波次突襲烏境內目標。烏克蘭軍方聲稱攔截了其中612架,但剩余的3%仍造成23處彈藥庫爆炸。
戰場態勢讓莫斯科信心倍增。俄軍近期在哈爾科夫至頓涅茨克戰線持續推進,雖然日均僅推進500-800米,烏軍已因兵力短缺出現防線漏洞。
俄軍半年內新增21萬兵力,其軍工廠炮彈月產量達烏克蘭需求量的三倍。俄方消息源稱,普京確信烏防線將在未來幾個月崩潰,俄羅斯控制烏東八州的戰略目標即將實現。
面對俄方攻勢,特朗普政府政策急轉彎。五角大樓7月初以“庫存不足”為由暫停部分對烏軍援,不到一周后又恢復運送。7月13日,特朗普宣布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愛國者”防空系統,但特別強調費用將由北約和歐盟承擔。
美國軍事援助能力正面臨嚴重制約。英國《衛報》披露,美軍“愛國者”攔截彈庫存僅剩“戰爭計劃”所需規模的四分之一。以色列媒體曝出,此前攔截伊朗導彈的行動消耗了價值12億美元的攔截彈,相當于美國三年的產能。
當拉夫羅夫在平壤與崔善姬共同警告“反對美國及其盟友的軍事施壓”時,美軍核潛艇正在北極冰層下展開高危“貓鼠游戲”。這場以東亞和北極為主舞臺的較量,正將大國博弈推向未知深水區。
普京的自信與特朗普的怒火,拉夫羅夫的穿梭與美軍的突進——世界見證著地緣政治板塊的劇烈碰撞。每一次外交握手與每一艘核潛艇的航跡,都在重塑國際秩序的脆弱平衡。
普京(資料圖)
北極冰層下的“貓鼠游戲”與東亞外交舞臺的縱橫捭闕同步上演。美軍“紐波特紐斯”號核潛艇停靠冰島的同一天,朝鮮元山市機場迎來拉夫羅夫的專機。
俄羅斯通過強化與朝鮮的軍事協作對沖西方壓力,美國則借冰島港口將觸角伸向俄羅斯“后院”。當特朗普怒斥普京“廢話連篇”的聲音回蕩在白宮,俄軍728架無人機正撕裂烏克蘭夜空。
大國博弈的經緯線重新編織,世界正站在新冷戰的懸崖邊,每一次外交握手與軍事調動都在重繪21世紀的力量版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