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已算好,只要開打,中國一次造50艘航母,美國還有明白人
美軍主力在全球稱雄,11艘核動力航母個頂個是龐然大物,80余架艦載機隨時起飛,核反應堆提供源源不絕動力。巡洋艦、驅逐艦、瀕海戰斗艦、核潛艇一字擺開,就是一支鋼鐵洪流。每年2200億美元的軍費,等于一大半國家買船的錢,大手一揮,美國地球村里的頭號“水手”。
中國海軍這幾年追得飛快。三艘航母已成家常便飯,遼寧號淘換來的二手貨,山東號和福建號技術突飛猛進,福建號上電磁彈射器已經拉近和美國距離。艦艇總數370艘超出美國,體積和噸位還沒美軍航母那么厚重,可數量就是底氣,尤其守護南海和臺海時氣場十足。美方文件干脆承認:中國造艦速度太驚人,美國得琢磨新算盤。
國產造船廠爆發力讓人咂舌。世界船舶市場里的“工地包工頭”就是中國。江南、大連兩大廠區,無論商船還是航母,流水線上起馬似關門放狗。機器臂轟鳴、電焊花四濺,工程師們刷著代碼,屏幕上模擬航母模塊拼合。對比之下,美軍建條新航母能瞪眼拖好幾年,中方卻幾年就讓一艘萬噸巨艦下水。中國一年可以造出幾千萬噸的新船——海邊造船廠連夜燈火,是實打實的實力。
實際操作上,中國造船講求軍民并舉,和平時期造商船,真打起來,民用產能可抽調轉為戰艦生產。不少美國研究報告甚至推測,如果形勢緊迫,中國有機會在短期內批量打造多艘航母,并非海市蜃樓。只需動員資源,工廠流水線的鐘表聲就能敲出幾十艘巨艦。
對美國來說,印太地區壓感不斷加劇。昔日航母編隊在太平洋翻江倒海,如今稍一接近中國沿海就要提防新型反艦導彈和電子戰設備。專家擔心,中方如果玩轉航母編隊,真正掌握遠海作戰能力,亞太戰略格局就將重新洗牌。為了應對,美軍散財投資新銳“福特級”航母、新核潛艇,F-35C艦載機也要最大化進場。
中國官方態度很明朗,強調自衛與維護地區穩定,不想無休止競賽,核心訴求保衛航道、守住家門口。這基本盤穩固,但技術與規模都在持續進步,外部壓力越大,造船廠忙碌得就越厲害。
后續考量在于裝備落地、艦隊訓練、作戰協同是否跟得上產能擴張。只要資源持續投入、技術突破不斷,未來五到十年里,中國近海防御與遠洋投送能力還會攀升,美軍在西太的絕對優勢將進一步縮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