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宋承翰 發(fā)自北京 7月15日,應急管理部舉行新聞發(fā)布會,應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長徐憲彪在現場介紹了今年迄今的汛情情況,以及未來1個月“七下八上”時期的防汛安排。
徐憲彪介紹,今年入汛以來,全國大江大河未發(fā)生超警或者編號洪水,汛情總體平穩(wěn),但局地極端暴雨多發(fā),有些地方特別是南方發(fā)生災害較嚴重。總的來看,汛情和災情主要有三個特點:
一是降水前少后多,階段性比較明顯。到目前為止,全國降水量較常年同期略偏少,接近常年。3、4月份,特別是4月份降水尤其偏少,5月份以后逐步增多,有先旱后澇,旱澇急轉和旱澇并存的特點。其中6月17日到23日,這輪降雨今年以來最強,廣東、湖南、貴州因局地暴雨引發(fā)較嚴重汛情或災情。
二是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頻發(fā)。廣東懷集、湖南桑植,貴州榕江等縣城因超標準洪水(即超過縣城現有防洪標準的洪水)導致受淹。廣西、甘肅、河南因局地山洪災害也造成人員傷亡。
三是洪澇災情總體偏輕。洪澇災害一共造成1132萬人次受災,101人死亡失蹤,48.2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直接經濟損失510億元,占自然災害損失90%以上。與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分別下降了66.4%、19.1%、67.7%和47.2%。
為應對汛情災情,徐憲彪表示,今年應急管理部組織8個國家防總檢查組到了全國15個重點省份督導檢查,專題部署加強外來人員防汛管理工作。7月9日提出汛期施工工地安全管理九條硬措施,明確施工工地發(fā)生群死群傷一律提級調查,倒查追責。“主要是想堅決遏制群死群傷這個不好的苗頭。”他說。
就“七下八上”時期的情況,徐憲彪介紹,預計全國降水呈現“南北多、長江少”這么一個特點;同時,登陸的臺風數量接近常年。
“七下八上”即七月下半月至八月上半月,是中國主汛期的最重要階段。此時,北方降雨最集中,強度最大,極端暴雨發(fā)生概率較大;南方特別是長江和淮河歷史上大洪水多發(fā),臺風進入活躍期。此時間階段,全國防汛防臺風任務繁重且艱巨。
徐憲彪介紹,“七下八上”期間,預計珠江、黃河、海河、遼河等流域可能會出現較重的汛情;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特別是重慶、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份可能會高溫少雨,出現旱情。期間預計有2-3個臺風登陸中國,有的臺風不排除登陸以后會北上,嚴重影響北方地區(qū)。
就未來一個月的防汛安排,徐憲彪介紹,嚴格落實防汛救災黨委政府的主體責任、行業(yè)部門的監(jiān)管責任,以及防洪工程和重要基礎設施巡查防守責任等,切實把各項防汛救災的責任落實到最小工作單元,落實到基層末梢。加強隱患排查整改,緊盯極端天氣過程,滾動聯(lián)合會商,充分發(fā)揮各級防汛指揮機構的統(tǒng)籌協(xié)調作用,強化預警響應聯(lián)動,牢牢把握防汛的主動權。堅持“兩個至上”,緊盯薄弱環(huán)節(jié),落實臨災預警“叫應”和跟蹤反饋機制,嚴格執(zhí)行轉移避險的“四個一律”的剛性要求,及時采取“關停撤轉”等措施,努力做到零死亡。提前預置搶險救援力量和相關的設施裝備,做好各類專業(yè)隊伍的對接,科學、高效投入搶險救援,特別是在重點地區(qū)落實通信的保底設備,提前做好“三斷”極端情況的應對。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時,要統(tǒng)籌抓好抗旱保供水工作,重點是跟蹤掌握長江中下游等重點地區(qū)旱情發(fā)展態(tài)勢,細化落實抗旱應急預案和應急供水方案,確保飲水安全、糧食生產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