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產經新聞》7月13日刊登題為《日本為何被特朗普無視》的文章,作者是該報編委田村秀男。文章摘譯如下:
美國總統特朗普已向日本發出高關稅通知,石破茂首相固然氣憤,稱美國“竟然如此不把日本放在眼里”,但也無濟于事。
首相一直要求美方撤回此前宣布的24%對日“對等關稅”,以及50%的鋼鋁關稅和25%的汽車關稅。盡管石破政府不斷證明,日本仍在以高于對美出口的規模增加對美投資,且對美國就業的貢獻超過美國以外的任何國家,要求美方重新評估對日關稅,但都沒有得到特朗普的回應。7日,調整后的對日“對等關稅”稅率比之前提高了1個百分點,達到25%。
特朗普式的談判風格基于一種被稱為“瘋子理論”的東西,通過無規律可循的操作讓對手陷入無法預測己方招數的狀態,并借此迫使對方讓步。但也有觀點將其概括為“特朗普總是臨陣退縮(縮寫為TACO)”,TACO一詞由此走紅。那么,特朗普的弱點究竟在哪?
美國是發行基礎貨幣美元的霸權國家。作為美元的供應國,美國比其他任何國家都更具優勢。為了獲得美元,日本等國積極與美國開展貿易和投資。另一方面,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其國內消費超過了國內生產。換句話說,如果用于彌補貿易逆差和其他經常賬戶逆差的資金沒有從海外以投資和貸款的形式流入美國,美國經濟將變得極不穩定。
“特朗普關稅”旨在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同時用美國國內生產取代海外對美出口,但這也帶來了副作用。對進口商品征收高關稅會推高其價格,從而引發通脹擔憂。
鑒于進口商品在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約70%的美國個人消費中占比超過一半,這種情況就更加嚴重了。通脹是導致美國金融市場動蕩的一個主要因素。當利率面臨上行壓力、股票被拋售、資金流向海外時,局面會更糟。通常情況下,拋售股票會促使資金流入避險資產美國國債市場。但當美債、美元和美股同時下跌時,實際上就變成了“拋售美國”,從而導致美國經濟的根基受到沖擊。
盡管實施了高額關稅,美國的消費者價格和進口價格都表現得極為穩定,這主要是因為日本等主要對美出口國不僅沒有提高對美出口價格,反而有所降低。25%的關稅大部分將由日本企業自行消化。
特朗普關注的另一件大事是實施大規模減稅。一些觀點認為,大規模減稅將擴大美國財政赤字并引發通脹擔憂,但特朗普的目標是將關稅收入作為減稅的資金來源。
減稅法案于7月初通過并簽署生效。金融市場沒有出現動蕩。據此,特朗普向日本和其他國家發出了“對等關稅”的最后通牒。從特朗普的角度來看,金融市場并未受到太大沖擊,意氣風發的他正準備讓高關稅政策真正付諸實施。
石破茂政府該怎么做?日本政府和民間機構將相當于美國經常賬戶赤字30%以上的資金投資于美元資產。美國金融市場存在一些隱憂,例如高關稅引發的通脹擔憂以及美國財政赤字的急劇增加。日本是支撐美國市場穩定的最后屏障。首相應該向特朗普傳達這一信息并據此推進對話。
來源 | 參考消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