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琍,最近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不是因為拿了獎,也不是因為演技爆發,而是一場路演發言,讓她徹底“翻車”。
她在電影首映禮上,公開說:“母女之間有雌競成分。”
現場直接冷場,網友罵聲一片。一個做母親的,竟然用“雌競”來形容自己和女兒的關系。太刺耳了。也太離譜了。
本來風評還算穩,一句話說完,前功盡棄。
她現在事業在走高,但形象卻開始“塌方”。
這句話,真的只是“口誤”嗎?還是,馬伊琍的真性情終于藏不住了?
一、弄堂里長大的“棱角女孩”
1976年,馬伊琍出生在上海一個普通家庭。家境不算富裕,一家人擠在弄堂里,空間小到轉個身都難。但愛,從不缺。
父母樸實、愛管,又有點“洋氣”。媽媽手巧,所有毛衣都親手織,舊了就拆了重織。
爸爸則比許多父親更“文藝”,拿著報紙找藝校招生信息,只為圓女兒的舞蹈夢。
她小時候愛跳舞,成績也不錯,還被送進電視臺的舞蹈隊。家里雖然沒錢,父親卻說,哪怕賣血也要供她學藝術。
這種生活,塑造了她早熟、要強的性格。
從高一開始,她就沒再伸手問家里要過一分錢。拍戲,兼職,養家,還給家人買衣服。她覺得,真正的強大,是能照顧別人。
后來考入上戲,專業能力出眾,還沒畢業就進了組。她第一部電視劇就是《真空愛情記錄》,合作的全是日后有名的大咖。
真正讓她火起來的,是《奮斗》。那個時代最紅的青春劇之一。她飾演的夏琳,干練倔強,一身刺,像極了她自己。
再往前,還有個重要作品——《還珠格格》第三部。她演紫薇。
可是她本人,卻公開說過:不喜歡那個角色。
她不喜歡把人生寄托在男人身上的女人。那不是她。
她從不掩飾自己的觀點,哪怕頂著輿論也敢說真話。這股倔勁,從出道就沒改過。
二、愛情來得猛烈,離得更干脆
她的感情世界,也有棱角。
年輕時談過導演管虎,兩人愛得深,但最后還是分手。因為她,不想活成“附屬品”。
2005年,她拍《錦衣衛》時,遇見文章。那時她已經是“前輩”,而文章,還只是中戲大三學生。
兩人相差八歲。但馬伊琍看上的是他的才華。
那幾年,文章走紅速度驚人。《蝸居》《裸婚時代》《失戀33天》……幾乎部部爆火。
而這些機會,背后都有馬伊琍的推力。
她的朋友是導演,她的資源是人脈。她親自把文章送上了大熒幕巔峰。
她退居家庭。懷孕、生娃、哺乳,一邊照顧孩子,一邊操心丈夫的事業。丈夫生病,她熬夜按摩穴位;情緒低落,她安慰開導。
文章說過:“馬司令不在家,我就不知所措。”那時的她,是文章生活里的“定海神針”。
但人一順,就容易飄。
2014年,馬伊琍二胎剛出生,文章就爆出“周一見”。媒體連發,照片實錘。
全網都替馬伊琍憤怒,等著她發聲明離婚。
可她沒有。
她選擇了原諒,還發了一句“維護婚姻”的感慨,瞬間從“女強人”變成了“愛情腦”。
那幾年,她默默修復婚姻形象,帶孩子,拍戲,扛過一場風波。
直到2019年,兩人才官宣離婚。11年婚姻,劃上句號。
理由不復雜,就是“走不下去了”。
三、柔軟的人生,是被生活打磨出來的
離婚后,馬伊琍的戲路變了。
她接連演了幾個極具女性力量的角色。《我的前半生》里的羅子君,《愛情神話》里的李小姐,《繁花》中的玲子,再到最近的《我的阿勒泰》——張鳳俠。
角色越來越接地氣,越來越真實。
但她的現實生活,卻因為一次發言,被網友推上風口浪尖。
在電影《花漾少女殺人事件》首映禮上,她聊母女關系,說青春期的女兒難溝通,又說母女之間有“雌競”。
臺下觀眾懵了。
網友炸了。
“雌競”這個詞太奇怪。誰會覺得自己在和女兒競爭?而且是母女之間?
很多網友說,看了她和大女兒的合照,就明白她怎么會有這種心態了。
馬伊琍大女兒已經17歲,長得漂亮,風格成熟,甚至有媒體直接對比她們的外貌。
有沒有可能,這種被放大對比,讓她真的“介意”了?
這就變成了——母親,不是照亮孩子的太陽,而變成了同臺PK的“對手”。
一語成禍,網友直接把她和朱丹相提并論。那個因為“重男輕女”言論被罵慘的主持人。一樣的“高情商翻車”。
但反過來看,馬伊琍真的不懂母愛嗎?
顯然不是。
她帶孩子,管學習,跟著孩子寫作業,自己演戲還要回家做飯。在外是視后,在家是保姆。
拍《繁花》時,王家衛問她為啥總看手機,她翻出屏幕,是在回復女兒學校的郵件。
王家衛沒批評,只提醒她抬頭點,別有雙下巴。
這就是中年媽媽的真實樣子——一邊養家糊口,一邊操心孩子功課,還得維持點“女明星”的體面。
四、李湘一出手,把對比撕得太真實
網友之所以拿馬伊琍跟李湘對比,并不是覺得李湘“多完美”。而是對比之下,差距太刺眼。
李湘怎么帶孩子?有錢,舍得花,關鍵是——全心全意。
王詩齡小時候上節目時,李湘就說:“女兒要富養,不能虧。”衣服是定制的,出行是專車,教育請名師,畫畫還得拿國際大獎。
關鍵是,李湘從不內耗。她愛女兒,也給足尊重。不會因為孩子長得好看就介意,不會因為女兒成績突出就要壓一壓。
有的媽媽,愛里帶著控制;但李湘的愛,始終松弛有度。
王詩齡如今自信、優雅、大氣,走到哪兒都像個發光體。
再看森碟,葉一茜帶她上節目,一言不合就吐槽。說她跟弟弟不合,說她情緒多,說她太黏人。甚至講出“同性相斥”這種話。
對比之下,網友感慨:媽媽的格局,決定孩子的氣場。
李湘,贏在了不設限。
馬伊琍,說錯話,就像是把那層“體面”的濾鏡徹底撕掉了。
五、現在的馬伊琍,活得更像“自己”
她沒有從公眾視野退場。
2024年,她憑《我的阿勒泰》大爆。角色張鳳俠自由、不羈,像極了她理想中的人生。
她說話依舊直。接綜藝會提意見,評選節目敢講真話。
她還是愛孩子。兩個女兒都跟她住,她操心學習、安排生活,周末帶她們去公園、露營、逛街。
偶爾忘帶護照,會在機場哭一場。但轉頭就笑著安排好第二天的行程。
她不是完美媽媽,也不是萬人敬仰的“大女主”。
她只是一個不斷試錯的中年女人,曾經尖銳,現在柔軟;曾經硬撐,現在學會示弱。
她演的角色,也和她一樣——越來越真,越來越有生活感。
從夏琳到羅子君,再到張鳳俠,每一個角色的背后,都是她人生的剪影。
她沒有完全走出爭議,但也沒有被爭議擊倒。
在這個復雜的時代里,她用真實和缺點,告訴人們——生活不能全贏,但可以盡力活成自己。
一個女人的路,不必總是漂亮,但必須足夠清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