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小在紫禁城長大,婚后又與張學良發生婚外情。但丈夫知道以后卻說:“她不找你,也會找別人的。”
她的兩個姑姑,一個是深受光緒帝寵愛的珍妃,一個是后來的瑾妃。她就是唐怡瑩。
1904年,唐怡瑩出生的時候,她的家族他他拉氏正是風光的時候。8歲,她就被姑姑瑾妃接到了紫禁城“教養”。
那時候宮里的日子早就不如以前了,但還是有不少規矩。不過小唐怡瑩并不像其他格格一樣文靜,她的性格活潑許多,也和溥儀關系很不錯。
誰都以為她未來能夠成為溥儀的皇后,可1922年溥儀選妃,瑾妃卻突然攔了下來,對著急的宗親們只說一句:“怡瑩性子跳脫,擔不起中宮的擔子?!鞭D頭就把她指給了溥儀的弟弟溥杰。
對于這段婚姻,當事人唐怡瑩和溥杰都不太滿意。拜堂那天,穿著繡滿鳳凰的嫁衣, 她卻沒有任何欣喜。溥杰這人,性子悶得像口老井,整天捧著線裝書啃,見了她要么低頭,要么說“該請安了”。
唐怡瑩則活潑許多,常常去廣洋貨鋪、和新派學生們跳交際舞,兩人雖然是夫妻,可中間的隔閡卻早就很深了。
1926年,北京飯店的一場飯局,將兩人之間的微妙平衡徹底打破。當時,唐怡瑩跟著溥杰赴宴,一眼就看到了在角落里的東北少帥張學良。對方穿著一身筆挺的西裝,笑起來露出兩顆小虎牙,比迂腐的溥杰新潮得多。
散席時,她故意落在后面,不經意間將繡帕丟在地上,張學良也明白她的意思。
第二天張學良真來了。溥杰剛被她支去書房抄經,她就拉著張學良往臥室跑,掀開梳妝臺的抽屜,掏出個藍布冊子,里面貼滿了張學良的照片、新聞,連他在奉天演講時擦汗的手帕,都被她剪了角收著。
“少帥,”她抬眼看著他,眼里閃著光?!斑@些,我攢了兩年?!?/strong>張學良見多了投懷送抱的女人,可這么直白又熱烈的,還是頭一回見。慢慢地,兩人就“順理成章”有了感情。
這件事情并沒有瞞多久,張學良也是個直性子,沒過幾天就找到溥杰,搓著手說:“溥杰,對不住,我跟你媳婦……”溥杰正磨墨,聞言手都沒抖一下,慢悠悠蘸了蘸墨:“知道了。她不找你,也會找別人?!?/strong>
這樣一句平淡的話,卻沒來由地叫人心里難受。后來,張學良想:或許溥杰早就看透了,這段婚姻里,本來就沒什么情分可言。
跟張學良熱乎了一陣,唐怡瑩又覺得膩了。少帥雖好,可心思全在東北的地盤上,哪有功夫陪她描眉畫眼?這時候,盧筱嘉冒了出來。
盧筱嘉是軍閥盧永祥的兒子,民國四公子之一,論風流,比張學良更勝一籌。他知道唐怡瑩喜歡畫畫,就托人從法國帶回來上好的顏料;知道她愛吃城南的奶皮燒餅,每天讓廚子騎著自行車送來,還熱乎著呢。
倆人好上后,膽大包天到什么份上?直接在醇親王府住到了一起。管家想攔,唐怡瑩卻說:“我是王府的少奶奶,我愛讓誰住,就讓誰住!”
1928年春天,溥杰被派去日本學軍事,他剛上船,唐怡瑩就跟盧筱嘉雇了三輛卡車,把王府里的玉器、字畫往車上搬,乾隆的御筆、康熙的青花瓷,連老太太壓箱底的翡翠鐲子都沒放過。
“這些破爛,留著也是給日本人搶的,不如換點實在的?!?/strong>她一邊指揮裝車,一邊跟盧筱嘉說。
后來有人算過,這批東西賣了上百萬銀元。可誰也沒想到,其中有不少,都被她換成了糧食,偷偷分給了永定河沿岸的災民。那年鬧水災,三百多戶流民靠這些糧食熬過了冬天。
盧筱嘉拿著剩下的錢,說要去上海開銀行,臨走前給她留了個西洋玩具,說:“等我站穩了,就來接你。”結果呢?那玩具還在,人卻再也沒回來。
還沒等她緩過勁,偽滿洲國的消息就傳了過來。溥儀在長春當了“皇帝”,日本人覺得溥杰的兒子將來可能繼位,非要讓他娶個日本女人。這時候,唐怡瑩就成了絆腳石。
日本人找到她在北平的弟弟,拿著槍逼著他在離婚協議上簽字。弟弟哭著求她:“姐,簽了吧,不然全家都得遭殃。”唐怡瑩在上海接到信,只回了八個字:
“寧為華夏孤魂,不做偽帝貴戚。”
離婚后的日子,反倒清凈了。
1949年,她帶著賣畫的錢去了香港,在銅鑼灣租了間小畫室,每天天亮就起來磨墨,畫山水,畫花鳥。有人說她的畫是假的,是找人代筆,她也不爭,只說:“畫是給懂的人看的,不是給說閑話的人看的。”
有人說,唐怡瑩是個“浪蕩女子”,也有不少人說她是“渣女”,但在那個年代,能夠保證大節不虧,就已經十分不易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