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龔莎
烈日灼灼的盛夏,外賣騎手王澤鑫抹了把額頭的汗珠,推開漕河涇街道小哥驛站大門??照{冷氣撲面而來,驅散了身上的燥熱,飲水機旁幾位同行正低聲交流著送餐線路的“正確打開方式”,旁邊的冰柜里碼放著消暑的瓶裝水。
自2024年12月10日運營以來,這座位于徐匯萬科中心、占地81平方米的驛站,如今已成為周邊騎手們不可或缺的“避風港”,不僅提供了固定的用餐、喝水、休息的物理空間,更逐漸成為凝聚新就業群體、提升社會認同與幸福感的精神家園。
“下午時間段算‘空窗期’,沒單子我們就在這溜達溜達,跟同事聊會天?!蓖鯘肾问且幻袃赡辍肮g”的騎手,他告訴記者,“以前沒地方休息,特別大熱天,連個遮陽納涼的地方都沒有,只能找個樹蔭或者商場門口蹭蹭冷氣,現在毒日頭也不怕了?!?/p>
一開始,嶄新的驛站于王澤鑫而言還有些“距離感”,“裝修這么好的地方,我們一般都不敢進,直到他們喊我進去休息,我才知道這是專門為我們建的?!彬T手驛站開業的第一天,王澤鑫第一次感受到“終于是別人找我,而不是我找別人了”。
騎手驛站內,冬天有熱水,夏天有空調,容小哥小憩稍作休整。漕河涇街道供圖
“我們黨建服務中心在沿街的地方,設置了一塊服務空間,但距離居民區較近,不在平臺算力范圍內,所以小哥是不會進來休息等單的?!变詈記芙值傈h群服務中心主任林暉注意到,每天中午和晚間,在附近進出的小哥能達到兩三百人,確定是騎手的必經之路之后,決定將小哥驛站落地于此。
“驛站自成立之初,就承載著黨建引領下關懷新就業群體的使命。”林暉介紹,街道黨工委聯合市場監管、工會、婦聯等多元主體共同建設,黨群中心每日專人輪值,確保服務不中斷。
在騎手驛站,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服務的關懷:箱里常備應急藥品,換電柜綠燈閃爍解決續航焦慮,雨衣手套免費取用抵御惡劣天氣……
小哥驛站為騎手準備了生日蛋糕。漕河涇街道供圖
主空間特別設置的“小哥會客廳”,定期舉辦政策宣講和技能培訓,成為騎手們思想交流的新陣地。短短數月,已有十幾名騎手遞交入黨申請書,3名黨員騎手主動亮身份、擔責任,成為服務同行、反哺社區的先鋒。
驛站的溫度不僅來自外部支持,更源于“小哥服務小哥”的內生機制?!巴ㄟ^與站點周邊奧樂齊等商戶合作,驛站邀請駐點騎手擔任志愿者。這些‘同行引導員’熟悉騎手工作節奏與痛點,服務更具同理心與效率,讓驛站管理真正扎根于新就業群體內部?!斌A站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自我服務模式不僅提升了運營效能,更在無形中培育了騎手的價值感與主人翁意識。
當驛站被認同為“我們的地方”,騎手們便從服務的受益者,自發轉變為社區服務的貢獻者。
除夕夜,他們化身平安志愿者守護萬家燈火;社區清潔日,他們積極參與扮靚家園。驛站提供的免費體檢、公益理發等關懷,如春風化雨暖人心。
從最初日均十幾人到如今穩定過百人,驛站“流量”的穩步攀升正一點點印證了自身存在的價值。騎手們在此短暫休憩,如電池在換電柜中重新蓄滿能量,再次匯入城市奔涌的脈搏,而驛站如一方小小磁石,將奔波的個體凝聚為城市治理共同體中有溫度的單元。
“不過,驛站的發展也面臨成本壓力與服務升級等挑戰。未來需更精準調研需求,探索公益與可持續的平衡點,并進一步爭取政策支持?!绷謺熖寡裕壳绑A站的建設和運營成本還相對較高,需要持續的資金支持,服務內容和質量還有待提升,以滿足小哥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當黨建的根系深植于新就業群體的土壤,當關懷具象為看得見、用得上的服務,當騎手被尊重為城市共建者,方寸驛站便能釋放巨大能量,讓社會認同與職業幸福感在奔波的騎手心中生根發芽。
驛站微光,足以照亮人心。它證明了城市溫度在于能否為每一個平凡的奔跑者,提供一方歇腳蓄力的港灣,一座被看見、被尊重的精神燈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