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5日),《上海市關于支持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的若干舉措》(下稱“滬九條”)發布,明確提出“鼓勵平臺企業、MCN機構簽約境外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者,對外籍創作者在簽證辦理等方面給予便利”。
長期生活在上海的美國視頻博主保羅·邁克·阿什頓,第一時間為“滬九條”點贊:“上海是中國最‘City’的地方,來上海做博主是個很棒的選擇!”
City是對上海生活的形容
保羅·邁克·阿什頓,網名“保保熊”。在他的中國旅行視頻中,一句魔性的“City不City???好City?。 痹诙兑簟⑿〖t書、B站等各大網絡平臺走紅,目前粉絲量已突破百萬,累計播放量超過千萬。
甚至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都專門回應這個網絡熱梗,表示她也剛剛了解“City”這個詞的新用法,很高興看到外國朋友們在中國觀賞美景、享受美食,親身感受生動真實的中國。
City這個“?!保降资鞘裁匆馑??阿什頓解釋說,“City不City”,源于一個比較好玩的語言現象?!艾F在很多中國人都會把一些英文單詞,夾雜在平時講話中?!瓹ity’這個詞本身有‘城市化’的意思,特別接近我對上海的印象和經歷?!瓹ity’是我在上海居住的切身體驗,所以我就模仿這種‘中英混雜’的方式,創作了這個梗?!?/p>
阿什頓解讀“City”梗的含義。
這份從真實體驗出發的表達,迅速形成現象級影響力,這正是跨文化傳播中動人的力量?!拔艺f‘好City啊’的時候,其實是興奮地表達我非常喜歡這個城市?!卑⑹差D表示,這種期待和熱情其實就是City的感覺,也是對我上海生活的一種形容。
正是因為不同文化的碰撞,給上海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生命力。作為一名常駐上海的網絡內容創作者,阿什頓在創作過程中鮮少體會到靈感的枯竭。他認為,相較于其他城市而言,上海是變化最多、最快的城市之一,哪怕自己在創作上遭遇瓶頸,“過不了幾天,就會出現新的可供我探索、玩耍的,具有新鮮感的事物出現”。
這種日新月異的變化和沖擊力,為創作者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素材。
阿什頓邀請父母來上海旅游。
一起構建線上“地球村”
創作活力也離不開平臺的滋養。阿什頓喜歡用小紅書,因為這里既能找靈感,也能交朋友。
“我喜歡在中國旅游、喜歡分享生活。在小紅書搜索,可以快速幫助我了解旅游攻略。并且,小紅書鼓勵創作者們從多方面展現立體的自己。我不必拘泥于‘搞笑博主’或‘旅游博主’的標簽,可以自如地展現自己生活的全貌?!?/p>
上海開放包容、豐富多樣的創作生態,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籍創作者入駐小紅書。今年,小紅書上線“一鍵翻譯”功能,推動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用戶一起構建線上“地球村”。
隨著越來越多海外創作者涌入小紅書,他們帶著自己的習慣和視角,在平臺上與中國用戶積極互動,既向國內用戶輸出新鮮觀點,也在平臺上通過親身體驗了解中國、中國人以及中國文化。
“滬九條”明確,鼓勵并扶持優秀內容創作走出國門,也歡迎境外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者來滬大展身手?!翱梢杂谩p向奔赴’來形容這種感覺。”阿什頓說,上海不僅僅是全球城市那種現代化、快節奏的模樣,在公園、弄堂里,我還能回味老上海傳統的、慢節奏的生活方式?!昂芷诖龝性絹碓蕉嗟耐鈬┲鱽淼缴虾?,我也希望可以向世界展示更加真實、立體的中國城市形象”。
原標題:《帶火“City不City”的歪果仁在上海做博主,粉絲量已過百萬》
欄目主編:李曄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俱鶴飛 實習生 許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