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主席收到了一封辭職信,信是開國上將朱良才送來的。
當時朱良才不過才58歲,正在擔任華北軍區政治部主任一職。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他現在選擇辭職呢?
毛主席不知道,于是他找來聶帥,讓聶帥仔細調查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投筆從戎
1900年,朱良才出生在湖南汝城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從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畢業之后,他成為了一名小學教師。
1925年,毛主席開始領導湖南的農民運動。 抱著救國救民思想的他毅然投身其中,開始跟隨毛主席鬧革命。
然而大革命失敗了,他卻沒有任何氣餒。在跟隨毛主席的這段日子里,他已經明白,只有我黨才是真正救國的黨派。
在革命最低潮的時候,他不顧一切加入了我黨,成為了我黨的一名普通黨員。后來湘南起義爆發,他跟著朱老總上了井岡山。
在井岡山上的時候,他和譚政一起,成為了紅四軍軍部的第一任秘書。
紅四軍軍部的秘書直接服務于朱毛兩位首長,他也因此在兩位首長身邊,學到了很多之前沒學過的知識。
在黃洋界保衛戰中,他率領兩個連的兵力力敵敵人一個師。
敵人向我軍陣地發起沖鋒,但他巧妙利用地形設伏,成功守住了陣地。他的指揮能力,讓上級的眼睛為之一亮。
之后他被提拔為紅九師政委,開始帶領戰士們參加反圍剿斗爭。
在第一次反圍剿戰斗的時候,他和師長徐彥剛率領部隊從正面攻占了張輝瓚的指揮部。
當時張輝瓚是國民黨中將,國民黨后來的名將,例如王耀武等人,在此時也不過是個少校團長。
面對張輝瓚一個師的兵力,他們沒有絲毫畏懼,也沒有選擇我軍更擅長的游擊戰術,而是選擇和敵人正面作戰。
張輝瓚不將我軍看在眼里,認為我軍絕對贏不了他。沒想到在朱良才的帶領下,我軍在正面戰場上勢如破竹,直搗黃龍,迅速攻占了他的指揮部。
在這次戰斗中,我軍殲滅張輝瓚兩個旅,還成功俘虜了張。
當時張是第一次圍剿的前敵總指揮,他被抓之后引起了巨大的震動。
國民黨沒想到我黨的戰斗力這么高,我黨自己都沒想到能取得這么大的戰果。
之后張輝瓚在公審大會上被處決,我軍的士氣也大大提高。不久后,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更是讓我軍看到了革命的曙光。
紅34師的幸存者
然而勝利的到來總是波折的,在第五次反圍剿中,我軍遭受了巨大的失敗,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
當時朱良才已經是紅五軍團34師的政治部主任了,但在之前的一次戰斗中,他的右臂被炸彈炸傷,傷勢一直都沒好。
雖然他總是說自己沒什么事了,但他的右臂卻落下了終身殘疾。
在長征開始后不久,他舊傷復發,不得不躺在擔架上讓戰士們抬著他。
在大部隊來到湘江的時候,紅34師接到了為大部隊斷后的任務。為了更好完成任務,陳樹湘聯系軍團,要求將朱良才先送過江。
朱良才不愿意走,他想跟大家一起戰斗。但陳樹湘勸他,不用拘泥于一時,等他養好身體之后,大家還能繼續一起戰斗。
陳樹湘年紀不大,能到師長這個位置,全是自己一刀一槍拼出來的。作為紅五軍團的主力部隊,就要勇于承擔艱難的任務。
但彼時誰都沒有想到,這居然是兩人的最后一面。
朱良才被送到后方的野戰軍醫院之后,陳樹湘就帶領部隊展開了艱難的斗爭。戰斗進行得非常艱難,敵人的兵力是34師的幾十倍。
陳樹湘帶人拼死抵抗,最終成功將敵人遏制,但他們也失去了渡江的機會。
最后34師大部分戰死,僅有少數幾個人成功脫身。
因為提前被送到了野戰醫院,朱良才沒有和戰友們一樣犧牲在戰場上。之后他被任命為野戰醫院的政委,負責傷病員的管理問題。
要知道,在戰略轉移中,傷病員往往是最難管理的。
因為當時我軍沒有車輛,物資基本上要靠畜力和人力。這些傷病員沒辦法背水和糧食,甚至沒辦法獨立行走,需要擔架隊。
但在長征中,擔架隊員的損耗也是非常嚴重的。
尤其是在過草地的時候,對于行動緩慢的傷病員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
當時部隊缺水缺糧,傷員們本就走不快,加上饑餓走得就更慢了。
在這種情況下,他也絲毫沒有放棄任何一個人。他在大家休息的時候積極出去尋找食物,將自己的干糧分出去。
在他的帶領下,部隊終于走出了草地。
主動辭職
后來紅軍成功到達了陜北,為了打通國際援助路線,我黨決定派出西路軍西征。
當時他是紅30軍政治部副主任,跟著30軍開始西征。
然而在甘肅的時候,我軍遭到了馬家軍的強勢攔截。雖然我軍戰斗英勇,但步兵和騎兵作戰還是吃了大虧。
而且當時我軍沒有能對付騎兵的武器,火力也不夠猛烈。所以在面對敵人騎兵沖鋒的時候,我軍吃了很大的苦頭。
而且在當時的情況下,我軍沒有后勤補給、沒有后續支援,只能孤軍深入河西走廊作戰。最終,西路軍遭受重創,西征也失敗了。
殘留下來的部隊決定兵分三路,但分兵之后,朱良才所在的部隊遭到了襲擊。
當時他所在的部隊大部分都是傷員,戰斗力本就沒有其他兩支部隊強。他們遭受了馬家騎兵的突襲,戰士們英勇戰斗,最終還是傷亡慘重。
此戰之后,朱良才身邊只剩下十幾個人。
但他沒有放棄希望,在糧食匱乏的困境中,他堅持帶著部隊和敵人周旋。后來他和部隊失散,孤身一人踏上了回延安的道路。
幸虧得到了一個地主的幫助,他才得到了一些干糧。后來他歷經重重困難,終于回到了延安。
抗日戰爭開始之后,他來到晉察冀軍區。他非常注重宣傳的力量,總能及時發現、宣傳先進典型,對鞏固基層、提高部隊的戰斗力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多年的征戰生涯,讓他的身體患上了嚴重的傷病。而他每天沒日沒夜地工作,讓這些舊傷更為嚴重。
戰爭年代沒辦法,哪里都缺人,他必須要堅持。新中國成立之后,他還是經常帶病工作。
每次舊傷發作的時候,他整夜整夜睡不了覺。頭痛折磨著他,讓他不得不去醫院休養。
他總是想再堅持堅持、再堅持堅持就好了。但頭痛的折磨,讓他無法將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
終于,在1958年的時候,他向毛主席遞交了辭職信。
毛主席看到辭職信之后非常驚訝,畢竟他擔任華北軍區政治部主任一職才三年,怎么能現在就辭職呢?
毛主席叫來聶帥,讓他去了解一下情況。
聶帥得知朱良才的身體情況之后,勸他可以一邊治病一邊工作。
但朱良才覺得治病耽誤的時間太長了,不愿意因此耽誤工作的時間。最終毛主席批準了他的辭職信,并告誡他要好好養病,等病好了繼續回軍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