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挖回來的黃楊生樁,光禿禿的沒多少葉,看著有點(diǎn)“嬌氣”,其實(shí)掌握幾個關(guān)鍵點(diǎn),新手也能養(yǎng)活。
第一步:上盆前先“處理傷口”
生樁的根、枝干可能有斷口、爛皮,先用干凈的剪刀把爛根、斷根剪齊,枝干上的破損處也修平整。然后找包愈合劑(或者涂層草木灰),把傷口抹一下,防止流汁、爛根。
第二步:土要“透氣不板結(jié)”
黃楊怕悶根,土不能用黏糊糊的園土。簡單配:腐葉土(或松針土)、園土、河沙,各抓一把混起來。盆底墊點(diǎn)碎瓦片、陶粒,漏水更快。
第三步:上盆“別埋太深”
花盆選比根系大一圈的就行,別貪大盆。栽的時候,根系舒展好,土埋到剛蓋住所有根系就行,根頸(根和干連接的地方)別埋太深,露一點(diǎn)在外面最好,不然容易爛。填土后輕輕壓實(shí),澆一次“定根水”——慢慢澆,直到盆底漏水,讓土和根貼緊。
第四步:放對地方“不曬不凍”
剛上盆的生樁,千萬別放太陽下曬,會把水分抽干。找個散光的地方,比如窗邊有樹蔭的位置,或者陽臺角落,通風(fēng)要好,但別讓冷風(fēng)直吹(冬天低于5℃要移到室內(nèi))。
第五步:澆水“見干見濕”
新手最容易澆多水爛根。記?。和帘砻嫦?厘米摸起來干了,再澆水,澆就澆透(盆底流水)。平時別往葉子上噴水,尤其環(huán)境不通風(fēng)的時候,容易爛葉。
第六步:別急著“喂肥”
生樁剛栽下,根系還沒長穩(wěn),施肥等于“燒根”。等過2-3個月,看到枝干冒出新葉、芽點(diǎn)飽滿了,再薄薄澆點(diǎn)稀釋的肥(比如腐熟的淘米水、復(fù)合肥水),半個月一次就行,別濃。
最后提醒:黃楊長新根、發(fā)新葉慢,可能要等1-2個月,別著急扒土看根。只要枝干沒變軟、沒發(fā)黑,就耐心等著,慢慢就會抽出新綠。按這幾步來,養(yǎng)出綠油油的黃楊盆栽不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