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桂花的人都知道,生樁上盆是關鍵一步。要是沒做好,很容易爛根、枯枝,白忙活一場。其實只要抓住幾個要點,新手也能輕松搞定。
第一步:盆和土,選對了少一半麻煩
盆不用太大,比生樁根系寬個5-10厘米就行。材質首選陶盆、紫砂盆,透氣透水;塑料盆也行,但記得底部多打幾個孔。
土要疏松透氣,還得有點酸性。最簡單的配法:腐葉土3份+園土2份+河沙1份,拌勻后曬兩天殺菌。要是找不到腐葉土,用松針土、泥炭土也可以,別用純園土,容易板結。
第二步:生樁處理,剪一剪更易活
拿到生樁先看根系,爛根、斷根直接剪掉,切口要平滑。枝干上的枯枝、病枝也剪干凈,減少水分蒸發(fā)。
剪完后,把根系泡在多菌靈溶液里(按說明書兌水),泡15分鐘消毒,撈出來放在陰涼處晾3-4小時,讓切口微微發(fā)皺再上盆,這樣不容易爛根。
第三步:上盆手法,別埋太深
盆底先墊一層陶粒或碎瓦片,防止積水。然后鋪一層土,把生樁放進去,讓根系舒展,別窩著。接著邊填土邊輕輕提一下樁,讓土和根系貼緊,最后壓實表面。
注意:根頸(根系和枝干連接的地方)要和土面齊平,埋太深容易悶根,太淺了根系露著易干。
第四步:上盆后養(yǎng)護,管住手別亂折騰
剛上盆的生樁,別曬太陽,放散光、通風的地方,比如窗邊、陽臺角落。
澆水別太勤,第一次要澆透(叫“定根水”),之后等盆土表面干了2厘米再澆,澆就澆透,別澆半截水。盆里不能積水,不然根準爛。
前兩個月別施肥!等新葉長出來,葉片舒展了,再薄薄澆點腐熟的淘米水(稀釋10倍),補點養(yǎng)分就行。
其實桂花生樁沒那么嬌氣,只要記住“土透氣、根晾干、別暴曬、少澆水”這幾個字,過兩三個月就能看到新葉冒出來,來年說不定還能聞到桂花香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