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前言
談起越南,中國人印象里最為深刻的想必就是那兩場戰爭。
一場是抗美援越,我們再度挫敗了美國在東亞地區布局,威脅中國國防安全的陰謀。
另一場則是對越自衛反擊戰,我們擊潰了以怨報德,倒打一耙的越南。
狹義上來說,對越自衛反擊戰可以說是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已經結束,整個過程也就持續了一個月差不多。
從1979年的2月17日到3月16日,這場反擊戰的主要沖突和戰斗便已經結束。
但廣義上來說,它也可以指代之后近十年間,中越邊境上持續不斷的大小摩擦。
這些摩擦主要集中在中越邊境的老山和者陰山一帶,所以也被冠以了一個新的稱呼——兩山輪戰。
我國為什么要放任兩山輪戰打十年之久?
一、漫長的兩山輪戰
兩山輪戰,確切的來說是從1980年便已經開打,直至1989年才算是徹底結束,足足過去了有將近十年的時間。
很多人便因此感到疑惑與不解,納悶為何國家要這樣做,明明我們有著能夠在短時間內結束戰斗的能力和底氣,就像之前那樣。
那為什么非要將這場戰斗拖上如此之久?難道就不會勞民傷財、浪費時間嗎?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戰爭哪有不花錢的,更何況當時的我們并不富裕,哪怕是小規模的熱戰,其開銷也不是一筆小的數字。
之所以這樣去做,當然也是有著屬于自己的原因的。
如果想要搞明白為何兩山輪戰會打上近十年之久,那關于這場戰爭的起因,就是我們所無法避開的話題。
從抗美援越到對越自衛反擊戰,很多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么,疑惑為何曾經能夠和我們并肩作戰的越南人會忽然反水,以至于到了后來不得不刀兵相向?
二、反水的越南
這就不得不提到其中所涉及到的一個關鍵人物,黎筍。
黎筍本就是越南的高層領導人,而在他成功統一了全國之后,更是在民間的聲望達到了巔峰。
當然,黎筍之所以能夠一統全國,也跟蘇聯的援助分不開關系。
正是因為黎筍的主動來投,讓當時擔任蘇聯領導人的勃列日涅夫分外滿意。
本就好大喜功的他這時也是毫不吝嗇自己的獎賞,大批大批的援助順著貿易線流入了越南境內,為其日后一統全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加之彼時正是蘇攻美守的階段,美國人因為經濟危機的緣故,國力有所衰弱,為了應付局面放棄了很多在外的布局,其中就有在越南的這一部分。
這才導致了黎筍得以順理成章的收復越南全境。
但這其中的門門道道他也并不清楚,只是認為全是自己的功勞,加上在民間的吹捧下愈發膨脹,開始逐漸迷失了自我,妄圖征服整個東南亞,就連中國都不放在眼里了。
雖然我們都知道,抗美援越戰爭中,越南之所以能夠擊敗美國人,少不了中國的幫助,甚至可以說越南自身在其中扮演的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
但在他們眼中卻并非如此,有的人甚至都不愿意承認中國有幫助過他們,權當是自己憑一己之力打敗的美國人。
然后越南回過頭來一想,既然可以打敗美國人,那反過頭來打一個中國似乎也不是什么難事。
更何況當時越南剛得到了一大批來自蘇聯的援助,底氣就更足了。
于是,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越南逐漸開始了對我國的挑釁,故意在邊境地區制造大小的摩擦,惹怒中國人,為的就是制造矛盾,挑起戰爭。
三、中國的反擊
但他們沒想到的是,和幻想中的不同,現實中的越南在中國面前真的是一觸即潰,完全形不成什么有效的抵抗。
在短短的一個月不到,就被我軍推到了諒山一帶。
眾多的軍營、倉庫、通信設施以及運輸線路被摧毀破壞,就連一些工業中心也都遭受到了不可彌補的打擊。
當然,我們無需過于自責,因為這些東西本就是當年關系友好時我們援助給他們的。
這一下可讓越南人傻了眼,他們沒想到自己家的軍隊居然如此不堪一擊。
但即便如此,他們也還是沒有任何悔改之意,這也為之后漫長的兩山輪戰埋下了伏筆。
說到這,再回過頭來看一看,我國會將兩山輪戰拖至如此漫長時間的原因也就呼之欲出了。
四、“拖垮”越南,“熬干”蘇聯
其實也很好理解,因為比起短時間的陣痛,這種漫長的折磨與放血才是更加令人難受的。
在那十年里,越南的經濟始終停滯不前,發展也是極度緩慢,甚至出現了倒退的情況。
就是因為越南國內將大量的資源與精力放在了與中國的對抗上,導致國內情況一團糟,百姓民生凋零,政府信譽一落千丈。
更何況,我們此舉未免沒有借著越南的手消耗蘇聯的有生力量的意思。
要知道當時的中蘇關系可不怎么美好,兩邊都想著法子給對方下絆,所以能夠借著越南消耗一下蘇聯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蘇聯的裝備與援助,在越南人手里肯定比在蘇聯人自己手里好解決得多。這也為日后的蘇聯衰落直至解體埋下了重要的伏筆。
其次,這也是出自雙方實力對比的考量。
當然這并非是說我們的實力不如越南,而是因為越南人吸取了之前的教訓,不再敢于輕視解放軍。
為了以后的戰斗能更加順利,越南軍在兩山地區設立了各種各樣的碉堡和防御工事。
倘若想要快速拔除,免不了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是得不償失的一件事。
但倘若徐徐圖之,便能夠將損失降到最小。
最后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兩山輪戰之所以能夠打上將近十年,并非是因為戰略上的決策失誤,也不是我們沒有短時間內結束戰斗的能力。
而是出于實際利益的考量,這樣是能最大化實現目標,獲取最大利益的方式。
信息來源:
兩山輪戰——百科
《自衛反擊戰》——唐濤等主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