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到6日,刀郎在臨沂連續開了兩場演唱會,竟吸引12萬“刀迷”趕來這座山東小城,當地商戶喜笑顏開。
大青山路小吃街上,就連攤煎餅果子的老板都忙到了凌晨一點,而平時晚上十點就收攤了。
王小二小胡同炒雞店也說,上座率一下子高了四成。
酒店一房難求,高端酒店入住率超過90%。
一場演唱會,就能帶動一個城市的經濟,這種影響力在華語樂壇幾乎是前所未有的。
樣貌普通的刀郎,什么時候積攢了這么多的歌迷?其實,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爆火了。
五千萬粉絲同時在線
去年8月30日,四川資中縣的河邊,刀郎穿著普通T恤,拿著話筒站在簡陋的舞臺上。
他曾經被人嘲笑是"土味歌王"的草根音樂人,但那天網上,有5000萬人同時在線看他唱歌!
他連唱了39首歌,收獲了大量點贊。
《披著羊皮的狼》、《羅剎海市》……直播間的彈幕 最讓人敬佩的是,演出結束后,他宣布把所有的禮物和打賞全部捐出去。 就連國際音樂界都注意到了這個人,很快他便登上了國外的報紙。 《紐約時報》突然報道 這次演唱會后的第五天,也就是2024年9月3日,一個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消息傳出來——美國《紐約時報》頭版刊登了刀郎的專題報道。 這篇報道瘋狂夸他的音樂才華,稱他為"中國真正的音樂人"。 文章特別提到,他那獨特的沙啞嗓音,配合琵琶、小提琴、笛子等中外樂器,讓人不自覺地沉浸其中。 諷刺的是,在國內,這么火爆的現象級事件,主流媒體卻幾乎沒啥動靜。 相反,國內有些媒體更喜歡嘲笑他"沒內涵、不時尚"。但面對國際認可時,是不是有點尷尬? 哥哥意外離世,心里永遠的刺 成功背后,總有不為人知的痛苦。1986年,一場家庭爭吵改變了他的人生。 那年,在部隊當兵的哥哥回家探親,兄弟倆因為一點小事吵得不可開交。年輕氣盛的他,情緒失控地詛咒哥哥早點死。 幾天后,哥哥騎摩托車去看朋友出了車禍,當場去世了。刀郎哭得撕心裂肺,覺得是自己害死了親人。 爸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里。家里壓抑悲傷的氛圍,讓他幾乎崩潰。 1987年,他選擇了逃避,輟學離家,開始了漂泊的音樂人生。 這個心結,成了他此后人生中最沉重的包袱。每當深夜時分,愧疚感如影隨形。 大女兒眼中的陌生父親 1991年,他和楊娜結婚,女兒出生。但僅僅40多天后,妻子就留下一張紙條跑了,堅決要離婚。 沒辦法,他只能把女兒托付給爸媽,自己繼續為音樂夢奔波。這一分離,就是很多年。 因為路遠錢少,1995年到2002年這7年里,他只回過兩次家。女兒成長過程中,父愛是缺失的,她甚至都不認識自己的親爸。 2003年,12歲的女兒在爺爺奶奶的帶領下來看爸爸。6口人擠在10多平米的小屋里,生活別提多不方便了。 更讓他難過的是,女兒對他很陌生,一句話都不愿意說。 分別的時候,他拉起女兒的手,女兒沒拒絕。他哽咽著承諾,等條件好了就接回女兒。聽了這話,女兒眼淚慢慢流出來。 那一刻,他覺得自己不僅愧對女兒,更愧對媽媽。作為兒子,回饋父母的實在太少了。 成名后反而遭遇網暴 2002年冬天,烏魯木齊下起了當年第一場雪。 當時的他是個在酒吧駐唱的無名歌手,看到雪景,他想起了大女兒,想起了自己這些年顛沛流離的音樂夢。 順著靈感,他寫下了《2002年的第一場雪》。 這首歌讓他一夜爆紅,全國大街小巷都在播放。 本以為終于熬出頭了,沒想到,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嘲諷和詆毀。 有人說他耍大牌,有人打著他的旗號組織演出,連他常戴的帽子,都被說成是“裝”。 圈里的一些前輩看不起他,在各種場合陰陽怪氣地說他的歌土、不入流,還有人冒充他到處撈錢。 雖然韓紅等人為他說過話,但這些聲音在洶涌的質疑聲中根本不夠用。最終,他在事業最火的時候選擇了隱退,回到了新疆老家。 這一退,就是將近二十年。 《羅剎海市》火了 2023年7月,一首《羅剎海市》讓他再次成為全網熱點。 這首歌靈感來自《聊齋志異》,文化底蘊深厚,旋律里藏著他多年來的感悟,融合了各地的民歌元素。 歌詞被網友解讀為對當年那些黑他的人的神回擊。這不僅是一首野心之作,更是對民歌小調的一次大整合。 時隔多年,他用這樣的方式告訴世界:一個合格的藝術家,從來不會被一時的爭議打倒。 如今已經54歲的刀郎,用他的堅持,為所有懷抱夢想的人點亮了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 本文作者 | 小橘
責任編輯 | 淡淡翠
策劃 | 淡淡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