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2600萬元滬滇資金建成包裝產業園、投入2880萬元建設“兩山”普洱茶產業園安定分園、投入1180萬元打造山沖村“云景天芝谷”鄉村振興示范點、投入1000萬元建立高規格蔬菜育苗基地……
2022年7月,吳星輝作為上海第十二批援滇干部,掛職景東彝族自治縣委常委、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3年來,吳星輝始終以“要做一滴水融入、不做一滴油漂浮”的心態扎根云南景東縣,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推動特色產業全鏈條升級,助力云南沃土長出“新楓景”。
從“樹葉子”到“金葉子”
“貧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從吳星輝第一次下鄉調研開始,心里非常清楚,做好東西部協作工作從來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他要找準“靶心”,以“水滴石穿”的韌性拉近“山”與“海”的距離。
吳星輝走訪調研的第一個鄉鎮是景東最遠的一個鄉鎮?!斑@里山水資源豐富,景色風光好,但無產業、無收入、交通偏遠且不便?!边@是景東大部分鄉鎮的真實情況,也是遏制發展的主要因素。那時起,吳星輝沉下身子、腳踏實地,始終圍繞“景東有什么”“景東需要什么”“如何能持續助力”來謀劃、推進和落實。
茶產業是景東縣主要產業之一,全縣茶樹種植面積26.8萬畝。如此大規模種植,茶農的實際收入卻微乎其微。
究其原因,當地茶產業長期處于“小散弱”的狀態。尤其在市場端,一半以上的茶葉被其他縣更大的茶企低價收購進行精深加工。當地茶農守著“金葉子”,卻過著“苦日子”。
推動茶葉精深加工是解決景東茶葉產業低附加值的關鍵。景東縣前期已引導、扶持一部分茶葉初加工企業,但這遠遠不夠。2022年,吳星輝找到了景東最大的主營毛茶交易的茶商公司,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共同投入2880萬元,建設茶葉精深加工廠、茶葉篩分車間、茶葉倉儲車間,打造了完整的茶葉精深加工產業鏈。從“兩山”普洱茶產業園安定分園建成到運營,短短三年不到的時間,這家企業已成為景東縣規上企業。也正因為有龍頭企業的加持與助力,周邊茶農的收入有效增加,還解決了周邊100多位村民的就業問題。
從“不溫不火”到“一片熱土”
靈芝產業是景東的特色產業之一,在錦屏鎮山沖村已扎根落地十多年,種植生產已相對成熟,但是一直是“不溫不火”。一方面是交通基礎設施薄弱,但更多的是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與系統的布局、運營。
打造錦屏鎮山沖村“云景·天芝谷”鄉村振興示范點,在吳星輝看來,第一步要改善道路顛簸的問題。在滬滇協作資金的加持下,前往靈芝基地的一條4公里的道路煥然一新,徹底改變以往“顛簸完還有趟河”的窘境。
在道路提檔升級的同時,2023年,吳星輝又馬不停蹄地尋找優質文旅企業來運營管理。最終與深耕鄉村文旅的云南優壹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共識,由優壹文化旅游公司統一策劃山沖村及靈芝基地周邊的業態布局及點位設計。
小雨是土生土長的山沖村人,云景·天芝谷的開發,她成了最大受益人之一。小雨大學就讀于成都,專業是文化創意與策劃,“也是看到了山沖村未來農文旅發展可期,就回鄉應聘成為了優壹公司的管理人員?!庇辛吮5坠べY,看到游客、商家車來來往往多了,小雨還創業經營了一家輕餐,目前月營業額在三四萬元左右。
原先“不溫不火”變成農文旅發展的“一片熱土”。吳星輝精準對接資源優勢和企業優勢,以當地政府為組織保障,以浙江大學資源為技術后盾,以優壹文旅為運營主體,靈芝+康養為主題的云景·天芝谷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項目運營而生,求是云課堂、安心集市、靈芝研學基地和體驗中心、餐吧等一應俱全。同時還會尋找、發動、培育更多類似小雨一樣的村民作為鄉村合伙人參與到項目中,徹底將“金疙瘩”轉化為當地發展的新動能。
正是吳星輝始終堅持“輸血”與“造血”并舉的工作思路,聚焦景東茶葉、果蔬、文旅等特色產業,三年來,吳星輝通過創新產業發展的合作形式,13個項目先后落地,幫扶資金9520余萬元;推動企業在景東落地生產10家,投資額超1.28億元。
從“一方帶”到“多方贏”
“在援滇的三年中,很多社會組織、企業給予了實實在在的幫助?!眳切禽x深入探索“上海企業+云南資源”“上海市場+云南產品”“上海總部+云南基地”等產業協作新模式,在產業、教育、消費幫扶等方面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在吳星輝的牽線搭橋下,金山區楓涇鎮很多企業前往景東考察。在走訪考察中,吳星輝說出了自己的困惑,景東氣候條件良好,蔬菜、水果等物產豐富,卻沒有一家有規模的包裝企業。隨后,楓涇企業愿意出資500多萬元,幫助建設塑料盒包裝廠。這款包裝正好填補了景東藍莓及其他農產品的剛需,“也正因為有上海企業的帶動,后續一家才有更大規模的紙箱企業的落地。”吳星輝表示,眼下企業投產后,進一步解決了周邊農產品、茶葉產業的包裝需求,同時也降低了紙箱包裝的成本,共同助力景東產品“賣得更遠、賣得更好。”
楓涇企業不僅助力優化景東產業鏈,同時還慷慨資助。據了解,景東很多學校教學設備相對落后,楓涇企業家們就約定每年定時為景東學校捐助采購教學需要的電子白板。同時,楓涇鎮商會還為學校成立了一筆專項的獎學金,專門資助于初三考到高一的貧困生。
為了進一步擴寬當地農產品的銷路,吳星輝還當起了幫扶“供”“需”的“帶貨員”,仔細研究怎么賣,往哪里賣,怎么解決物流問題等等,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吳星輝的初衷是,希望能推動這片土地越來越好。
景東有個品質非常好的晚熟芒果,但是它對運輸條件要求非常高,所以就一直賣不遠、賣不貴。2023年,吳星輝與楓涇商會會長李春云交流了困惑和想法。本著試試看的想法,沒想到,楓涇27家企業預定了4000箱芒果。不同以往,為保證品質,吳星輝擺脫“固有傳統思維”,把4000箱芒果以冷鏈運輸的方式,從云南直送上海,讓金山市民感受獨一無二的“云南味道”。有了前期的成功探索,2024年還幫助景東農戶銷售了2萬箱芒果,成功鏈接上海,意味著擁抱更多可能性,贏得更多發展可能。
扎根“土”資源、突出“特”優勢、延伸“產”鏈條,是吳星輝在援滇路上始終錨定的方向。3年里,經歷過的一道道坎坷,只為“山”與“海”不斷拉近距離;推動一個個項目成功落地,景東人民生活越來越好,對于吳星輝來說,是他3年來收獲的“最甜的果實”。
原標題:《援滇干部扎進大山三年,助力云南山貨“飛”出大山賣好價》
欄目主編:戎兵
來源:作者:文匯報 商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