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赝^去五年,棗莊市在攻堅克難、爬坡過坎中完成了一項項艱巨任務,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就。為記錄這段砥礪奮進的征程,用數據展現城市發展脈動,在市委網信辦指導下,大眾網棗莊站推出“回望‘十四五’ 數說新棗莊”專欄。本期聚焦山亭區——一場跨越四十載、決勝于“十四五”的逐水之戰,正是棗莊市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生動縮影。
“八山一水”間的民生之痛:數十年“水困”待破
“我們這里,吃水比吃糧還難?!苯洑v過缺水歲月的張莊村村民裴金良說道。地處魯南丘陵地帶的棗莊市山亭區,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101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聳立著5400多座山頭,山地丘陵區域與村莊的海拔落差約370米,讓“吃水難”成為困擾山亭百姓數十年的歷史性難題。自建區起,“解決群眾飲水安全”便成為歷任領導班子的“心頭大事”。
“一號工程”破局:“山亭模式”織就供水網
“十四五”以來,山亭區委、區政府將農村供水保障列為“頭號民生工程”,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打響供水攻堅戰。針對山丘區地形復雜、村落分散的特點,創新提出“多源調度、一網互通、集中供水”的系統方案,探索出“大廠小站、高池細管”的特色模式——“大廠”統籌水源,“小站”靈活調配,“高池”儲水調峰,“細管”延伸覆蓋。山亭區城鄉水務局農水股股長趙錦忠介紹說:“為提高規模化覆蓋率、供水保證率,降低建設成本、運營成本,結合山區實際,聯合省水科院專家、市區老水利、本地‘土專家’,歷時三個月不斷實地勘察、討論方案,最終形成了‘2+6+N’的‘大廠小站、高池細管’供水格局,探索出一條符合山丘區實際的規模化供水‘山亭模式’?!眱赡陼r間,全區建成2座大型水廠、6處供水調節站、55個高位水池,鋪設2395公里供水管網,如同“地下血脈”穿山越嶺,將安全自來水輸送至千家萬戶。
從“水困”到“水潤”:民生溫度寫就幸福答卷
供水工程的竣工,徹底改寫了山亭的“水記憶”:全區14.1萬戶農村群眾實現規?;┧?,規?;采w率由2.49%提高至97%,供水時長提升至24小時,自來水入戶率基本實現100%。棗莊上善自來水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趙曰剛告訴記者,10個鄉鎮劃分成64個片區,64名水管員安全零距離服務,另外配置了自助繳費機方便老百姓用水繳費,讓老百姓喝上安全優質大管網水。
曾經因缺水閑置的全自動洗衣機重新運轉,百姓的眉頭舒展為笑容。這不僅是一項基礎設施的勝利,更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實踐——只要把群眾需求置頂,再難的問題也能啃下“硬骨頭”。
山亭區的實踐證明: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從“水困”到“水潤”的蝶變,不僅為當地群眾托起了“穩穩的幸福”,更以可復制、可推廣的“山亭模式”,為同類山丘地區破解供水難題、提升民生福祉提供了寶貴經驗。
“十四五”的圓滿收官,是終點,更是起點。山亭區的逐水之戰,正激勵著更多地方以民生為筆,書寫更溫暖的發展篇章。(大眾網記者 劉瀟繁 王楚 田甜 棗莊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