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驚問澤連斯基:能打莫斯科嗎?
特朗普在7月4日與澤連斯基的通話中,竟直接詢問:“弗拉基米爾,你能打莫斯科嗎?還能打圣彼得堡嗎?”這一驚人對話被《金融時報》曝光后,瞬間引爆國際輿論。更令人震驚的是,特朗普隨后向烏方提供了一份遠程武器清單,試圖通過北約國家間接輸送,甚至考慮繞過國會審批。俄羅斯則以新版核戰略回應,將使用核武器的門檻降至“烏克蘭用西方導彈襲擊俄本土”,局勢劍拔弩張。
一、特朗普“畫風突變”:從“促和者”到“戰爭推手”
1. 通話內容曝光:直接教唆打擊俄心臟
在7月4日的通話中,特朗普不僅鼓勵烏克蘭加大對俄縱深打擊,更拋出“能否打莫斯科”的驚人問題。澤連斯基當場回應:“完全可以,只要你們給武器!”特朗普隨即表態支持,稱此舉是為了“讓俄羅斯人感到痛苦”,迫使普京談判。這與他此前“50天內促成停火”的承諾形成強烈反差,被外界視為“戰略立場的180度大轉彎”。
2. 與普京通話“談崩”:成為態度轉變導火索
此前一天(7月3日),特朗普與普京的通話被形容為“糟糕”。普京拒絕按美方方案推進談判,導致特朗普惱羞成怒。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在通話后大罵普京“毫無誠意”,隨后緊急召見國家安全團隊,制定了“以戰促談”的新策略。這種“對普京失望—轉向支持烏克蘭”的邏輯鏈條,清晰展現了其決策動機。
3. 武器清單曝光:ATACMS與JASSM成關鍵選項
特朗普團隊向烏方提供的武器清單中,包括射程300公里的ATACMS導彈和370公里的JASSM空射巡航導彈。盡管兩者仍無法覆蓋莫斯科(距烏邊境約700公里),但已能打擊俄西部關鍵軍事樞紐。更值得注意的是,烏克蘭此前要求的1600公里射程“戰斧”導彈雖未被批準,但特朗普團隊已開始內部討論“有限度授權”的可能性。
二、北約“買單”+第三方轉運:特朗普的“政治陽謀”
1. 北約成“白手套”:歐洲國家被迫掏腰包
特朗普宣布,美國將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武器,費用由北約成員國承擔。例如,德國、挪威等國已承諾采購“愛國者”防空系統,并轉交給烏克蘭。這種“美國生產、歐洲買單、烏克蘭使用”的模式,既能規避國內“軍援疲勞”爭議,又能將歐洲綁上戰車,被批評為“將北約工具化”。
2. 繞過國會審批:利用“盟友渠道”暗度陳倉
為避開國會對直接軍援的審查,特朗普計劃將武器出售給波蘭、羅馬尼亞等東歐國家,再由其轉交給烏克蘭。這種操作在法律上屬于“第三方轉讓”,無需國會批準。有分析指出,此舉是特朗普應對共和黨內部“反戰派”壓力的折中方案——既維持對烏支持,又避免與保守派徹底決裂。
3. 軍工復合體狂歡:“愛國者”采購量暴增四倍
為配合這一策略,美國陸軍已將“愛國者”導彈采購量從3376枚上調至13773枚,預算超13億美元。洛克希德·馬丁等軍工巨頭股價應聲上漲,被俄媒諷刺為“特朗普在為競選籌集軍工獻金”。
三、俄羅斯“核按鈕懸頂”:新版戰略直指美歐
1. 核威懾升級:烏克蘭用西方導彈=觸發核反擊
普京簽署的新版《核威懾國家基本政策》明確規定:若烏克蘭使用美制ATACMS、“風暴陰影”等導彈襲擊俄本土,俄羅斯將對美國、英國、法國實施先發制人的核打擊。這一政策被俄專家解讀為“針對特朗普最新動向的精準反制”,旨在用核恐懼遏制西方武器輸送。
2. 梅德韋杰夫“不屑一顧”:特朗普在“作秀”
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在社交媒體上直言:“特朗普向克里姆林宮發出戲劇化的最后通牒……俄羅斯毫不在意。”他諷刺稱,歐洲因支持烏克蘭已陷入“失望”,而俄戰略轟炸機部隊正枕戈待旦。這種“強硬表態+戰略克制”的組合,顯示出俄方對特朗普策略的輕蔑。
3. 軍事反制:俄試射“奧列什尼克”導彈示威
為配合核戰略調整,俄軍近期在第聶伯地區試射了“奧列什尼克”中程導彈,射程覆蓋整個歐洲。普京宣稱:“莫斯科有權用自己的武器打擊那些允許武器攻擊我們的國家。”這種“以核制常”的策略,令北約成員國脊背發涼。
四、全球震驚:從“代理人戰爭”到“核邊緣博弈”
1. 歐洲陷入兩難:既要抗俄又怕引火燒身
德國總理默茨雖承諾采購“愛國者”,但明確表示“不允許用于打擊俄本土”;法國則對“斯卡普”導彈的使用范圍含糊其詞。這種矛盾心理折射出歐洲的困境:既想借美國之力制衡俄羅斯,又擔心成為俄核打擊目標。
2. 美國國內撕裂:特朗普被批“玩火自焚”
民主黨議員指責特朗普“為連任不擇手段,將世界推向核戰爭邊緣”;共和黨內部也出現分歧,部分議員擔憂“過度介入俄烏沖突會消耗美國戰略資源”。更諷刺的是,特朗普7月11日剛減持22.5萬股英偉達股票套現3640萬美元,被質疑“通過制造地緣緊張套利”。
3. 烏克蘭“騎虎難下”:武器依賴與主權困境
澤連斯基雖獲得更多武器承諾,但需在“打擊俄本土”與“避免核報復”間小心翼翼走鋼絲。更嚴峻的是,烏方依賴的ATACMS導彈庫存已不足,而美國的“第三方轉讓”計劃尚未落地,前線部隊面臨斷供風險。
結語:當“政治交易”遇上“核威懾”
特朗普的“打莫斯科”言論,本質上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賭博:通過制造危機轉移國內矛盾,同時向軍工復合體輸送利益。但他低估了俄羅斯的戰略定力——普京用核威懾+軍事反制的組合拳,將皮球又踢回給美國。這場“以戰促談”的游戲,最終可能演變成“誰先眨眼誰輸”的核邊緣博弈。正如國際戰略研究所警告的:“當特朗普的‘政治陽謀’撞上普京的‘核按鈕’,全球將面臨自古巴導彈危機以來最危險的時刻。”
(本文引用《金融時報》、路透社等綜合信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