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新實踐
編者按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充分展示全國各級人民法院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聚焦“公正與效率”,做實“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新實踐新成效,從2024年第20期起,本刊特開設“基層新實踐”欄目,重點宣傳介紹各級法院特別是中級、基層法院在推進嚴格公正司法、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創造性實踐事例,從而更好加強各地法院的信息溝通和學習交流,助推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
河北昌黎法院
跨域執行“加速度”助力解紛
近日,河北省昌黎縣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司法協作精神,在一天之內積極協助兩家外地法院開展執行工作,成功查找到被執行人,并實施拘留。同時,對其相關財產進行了有效調查,有力維護了司法權威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兩家外地法院干警對昌黎法院的協助表示感謝。
跨區域執行協作是破解執行難的關鍵抓手。此次系列協作行動展現了新時代法院干警的擔當作為,更彰顯了全國法院系統協同作戰的強大效能。近年來,昌黎法院不斷深化“執行一件事”改革,通過智慧執行系統與全國各地法院實時互通,讓數據多跑路、干警少奔波,以更高水平的協作助力“切實解決執行難”。據了解,下一步,昌黎法院將持續完善執行協作機制,為構建綜合治理執行難工作格局貢獻基層力量。(文/翟杰)
遼寧蓋州法院
打造“誠新·無訴”司法品牌
近日,遼寧省蓋州市人民法院東城人民法庭邁出“誠新·無訴”司法品牌建設關鍵一步,與繁榮村正式簽訂《共建“無訴鄉村”合作協議》,并開展“非訴解紛”專題普法活動,以誠心服務與創新治理,打通基層矛盾化解“最后一公里”。“無訴”核心在于源頭預防,通過多元調解實現矛盾化解在基層。簽約儀式后,法官以宅基地糾紛等典型案例為切入點,生動對比訴訟方式與非訴方式的特點,并向村民發放《非訴解紛指南》,引導村民通過高效、便捷的非訴方式解決矛盾糾紛。
據了解,東城法庭將持續深化品牌建設,通過法官下沉、人民調解員參與調處及巡回審判等方式,推動“非訴優先”理念落地,助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標,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司法支撐和服務。(文/王賀)
黑龍江大慶大同法院
以品牌建設構建“和美大同”
日前,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人民法院結合區域實際情況,以構建“和美大同”為主題,以“法助農興”“法優營商”“法安鄰里”“法佑青山”“法潤童心”五個品牌建設為引領,推進審判執行各項工作,及時高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
今年以來,大同法院組織25名法官及法官助理與轄區7個街道524名網格員對接,建立25個“同法在線”司法溝通渠道;與15個司法所、8個公安派出所建立“庭所聯動”工作機制。該院21名法官走進轄區8個鄉鎮58個行政村擔任兼職“村官”;15名法官走進5所中小學,擔任“法治副校長”;23名法官入駐81個社區和村綜治中心,設立“法官工作站”。同時,大同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退休老法官工作室”“老王調解室”;在村屯建立“老屯長說和點”“法律服務站”,初步實現基層調解組織全覆蓋。據了解,大同法院將繼續堅持因時因地制宜,不斷為區域城鄉基層治理注入新動能。(文/董婧)
江蘇南京六合法院
“茉莉商驛”精準便捷服務企業發展
日前,作為經典民歌《茉莉花》的發源地,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人民法院在企業集中園區設立“茉莉商驛”宜商司法服務驛站,為企業提供更加精準、便捷的司法服務,讓司法助企的“歌聲”更加嘹亮。
自“茉莉商驛”設立以來,六合法院依托涉企“急事通”平臺,以“線下+線上”模式,快速處理企業緊急訴求143條;依企業申請開具《涉訴涉執企業信息說明函》26份,降低訴訟對企業不利影響;結合企業需求量身定制“普法套餐”,開展“菜單式”普法活動15場次,提升企業防范法律風險的意識和能力;為104家企業制發《企業和諧用工體檢表》,幫助企業構建和諧穩定勞動關系,受到園區企業廣泛好評。(文/吳迪)
山東濰坊寒亭法院
“府院聯動”機制推進勞動爭議化解
近日,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人民法院以“府院聯動”機制為紐帶,通過“審判+協調+救助”一體化配合,成功化解一起僵持的工傷賠償糾紛,既讓勞動者拿到了賠償款,又讓企業卸下訴訟包袱,安心投入生產,在司法溫度與行政效能的共振中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據了解,寒亭法院以“府院聯動”機制預防和化解勞動爭議糾紛為重點,與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工會、仲裁委、街道辦事處等部門建立起“聯控風險、聯合解紛、聯動協同、聯動救助”的“四位一體”糾紛解決機制,以法治為紐帶,實現了“1+1>2”的良好效果。2025年以來,該院勞動爭議糾紛數量同比下降18.02%,進入訴訟程序的糾紛調解率同比上升11.65個百分點,有力維護了和諧的勞動關系。(文/徐成鳳)
云南鎮雄法院
“三治融合”繪就城鄉基層治理新“楓”景
日前,云南省鎮雄縣人民法院場壩人民法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構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主動融入轄區中屯鎮“村四級、鎮五級”矛盾糾紛網格化解體系,充分發揮好基層村(社區)網格“探頭、哨點”作用,通過選派法官擔任村(社區)法治指導員,與綜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門加強聯絡互動,構建“一村一警一法官一治保主任”與村民之間的互動平臺,實現聯防、聯助、聯調“三聯”效應,形成了“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的城鄉基層治理新格局。2025年以來,場壩法庭通過“村四級、鎮五級”矛盾糾紛網格化解體系及時化解矛盾糾紛10余件,開展案件巡回審判35場次、普法宣講9場次、業務培訓指導1期31人次。(文/張洛榕)
本期封面及目錄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中國審判》雜志2025年第12期
中國審判新聞半月刊·總第370期
編輯/孫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