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實習
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來自不同法學院校的年輕面孔,
一齊匯聚廣州知識產權法院。
相同的實習舞臺,
不同的觀察視角,
他們共同體驗著法律的實踐魅力,
沉淀著對法治的獨特感受。
初到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時,我對法律實務的想象還停留在課本里的案例分析。真正戴上實習生工牌、著手工作的那一刻,我才意識到,每一份判決背后都凝結著無數瑣碎卻至關重要的細節。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次陪同技術調查官實地勘驗的經歷。當穿梭在機器轟鳴的工廠,看著調查官仔細勘驗研究案涉機器,我真切體會到知識產權審判中“技術事實查明”的重量,明白“法律人要既懂法庭上的法槌,也要懂車間里的扳手”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 中山大學 朱城駿
作為一名法學學生,我有幸來到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參與專利權糾紛方面的審判實務工作。在指導法官的帶領下,我系統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司法解釋中關于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的核心條款,尤其是“整體觀察、綜合判斷”原則的適用場景。通過所學知識,通過參與一起玩具車外觀設計侵權案的閱卷工作,我真切地理解知識產權案件技術比對的重要性。這段實習經歷讓我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跨越,也讓我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有了全新的認知。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王安迪
在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的實習工作,讓我深刻體會到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相互關系。我全身投入日常司法事務,庭前的文書送達、資料收集,庭后的核對材料、卷宗歸檔、訴訟費退費等,每一個看似簡單的環節,卻容不得半點差錯。在法官、法官助理的指導下,我還踏入了“法律適用”環節,查閱材料、梳理證據,每一步都是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這段在法院多崗位歷練的時光,將成為我理解司法、信仰法治的重要因素之一。
—— 暨南大學 劉永銳
作為一名法學在讀碩士研究生,能夠來到與自身研究方向吻合的單位實習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的同事們都很年輕,水平高、能力強、責任重,跟隨他們學習的這段時間讓我收益頗豐。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定期組織的實習生培訓會,也讓我有了與其他實習生相互認識、互相分享經驗的機會。在接下來的實習時間里,我會認真參與完成法官團隊的審判工作任務,抓住寶貴的實習機會,學到更多真本事。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盧松林
在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實習的這段時間,是我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深度融合的寶貴歷程,收獲頗豐。旁聽庭審讓我直觀感受到法律的威嚴與公正,法官高水平的庭審駕馭能力,雙方當事人充分的辯論,各方面都讓我對法律實踐有了全新的認識,也更深刻地理解如何運用法律解決實際糾紛。同事們毫無保留地分享工作經驗和技巧,讓我對法院工作流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他們嚴謹的工作態度、對法律的敬畏之心,也深深地感染著我,為我樹立了優秀的榜樣。
—— 華南理工大學 王凱恩
在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實習的時間,是在適應中學習的過程。以前在課堂上學到的豐富理論知識,面對實際工作有時顯得不夠用。比如做表格數據對不齊,接電話會緊張,培訓會聽到陌生術語會跟不上節奏。我觀察到有經驗的同事,他們能敏銳理解意圖,熟練運用工作術語,日常工作有一套成熟的運行機制。我在磕磕絆絆中不斷學習,我明白:踏實的成長往往來自于面對困難、承認不足,然后才能進步。
—— 華南理工大學 陸鋰
不久前,我懷揣對司法工作的敬畏與忐忑,走進了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現在,我已然收獲了遠超預期的知識與成長。我的第一項工作是整理卷宗,起初我把它當作簡單的基礎工作,但書記員說“每份案卷都是程序的體現”,讓我改變了看法。在分類、裝袋、補材料、蓋章、簽字的瑣碎過程中,我掌握了歸檔的細節要求。后來看到法官用我整理的電子檔案庫快速調取案例,才真正體會到基礎工作的價值。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楊遠菽
攝影 | 陳逸霞
編輯 | 陳逸霞
校對 | 羅冠明
審核 | 冼文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