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當有凌云志,萬里長空競風流。
2020年9月1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畫面一閃,一名身著迷彩、神情專注的女飛行員走向停機坪。短短數秒,鏡頭卻定格在無數觀眾心中:她,就是陸軍首批女飛行員中第一位初放單飛的徐楓燦。
鏡頭里,她看似文靜,眉宇間卻透出一股難以忽視的堅毅。年僅21歲的她,為什么能坐進國產新型直-20直升機的座艙,完成這次被無數飛行學員視作人生大關的“初放單飛”?背后又有怎樣的故事?
1999年10月,浙江金華,一個普通家庭迎來女兒降生,取名“楓燦”。父母盼她如楓葉般堅韌,也似晨光般閃耀。
上學后,她始終是老師眼里的好學生:成績優異,踏實安靜。然而,她的心里藏著另一個夢想——飛上藍天。
一次課間,她望著校園上空劃過的飛機,輕聲說:“要是能坐上去看世界就好了。”那時,她還不知道,這個念頭會將她引向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2014年9月,她考入金華一中。課余,她常翻看有關飛行的書籍,關心軍事新聞,也在心里暗暗立誓:有朝一日要穿上軍裝,成為祖國的飛行員。
可女孩子想飛,并非易事。那時,全軍還未大規模培養女飛行員。即便如此,她依舊每天晨跑、鍛煉體能,只因心中那句“我要飛”。
2017年高中畢業,正值陸軍航空兵學院面向全國招收首批女飛行學員的年份。她報了名,并憑借過硬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與文化成績脫穎而出,順利入伍。
進入軍校生活后,軍紀嚴明、訓練艱苦。很多同批學員都說過累,可她少有抱怨,總是默默練習。
夜里,寢室熄燈后,她常趴在床頭背機型手冊。困了,就用冷水洗把臉接著看。
2019年9月,因為學習成績優異,作風過硬,她被選為全陸軍校代表團成員,赴法國圣西爾軍校和通訊學院訪問。
面對陌生環境,她仍保持低調。但一提到飛行,她的眼神總會亮起來。
戰友們私下議論:“她可能更適合當文職軍官吧。”可她在日記里寫道:“我要飛,不是坐辦公室。”
2020年5月,她迎來人生新階段——進入實裝飛行訓練,駕駛國產新型直-20直升機。
9月19日清晨,基地跑道上晨霧微散。她戴上頭盔,走向直升機。地勤遞來確認單,她接過,目光堅定。
直升機緩緩滑行,螺旋槳擊打空氣發出低沉轟鳴。這一刻,她心跳加速,但雙手依舊穩穩把住操縱桿。
數十分鐘后,直升機平穩降落。地面考核官豎起大拇指:“合格!”
很多人只看到她初放單飛第一名,卻不知背后數百小時訓練與一次次模擬故障演練。
同年,她被評為**“強軍礪劍標兵”**,并榮立三等功一次。
但她并不滿足,常常自問:“能飛,還要飛得更好。”
2021年,她正式從陸軍航空兵學院畢業。接下來,是更難的國產直升機改裝任務。
同年,她又被評為全國優秀共青團員。面對榮譽,她寫信給家人:“這只是開始。”
2022年11月,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珠海開幕。展區里,她身著軍裝,向觀眾介紹直-20性能。
陽光下,她神情專注,聲音清晰。從“飛行學員”到“飛行員代表”,她只用了短短幾年。
2023年,她成為全軍首批改裝國產新型直-20直升機的女飛行員之一,并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年僅24歲,卻已是青年官兵心中的榜樣。有人私下問她:“你怕高嗎?”
她笑著說:“怕過,但更怕不飛。”
2024年,因甜美長相與專業能力兼具,她被推選為中國軍校形象代言人。
宣傳海報上,她身著飛行服、目光堅毅,成為無數青年向往的“女神”。
同年,她亮相央視春晚,身穿禮服唱響《青春奔赴》,面帶微笑,卻不失軍人氣質。
一個月前,她又獲得二級機長資質,軍銜晉升為中尉。
朋友聚會中,有人問:“到這一步,還想做什么?”
她答:“想更高,也想更遠。”
最近,她參加航天員選拔,并已通過初選。成為航天員,比成為飛行員更難,可她依舊說:“盡力,不留遺憾。”
或許,有一天,我們會在浩瀚宇宙看到那抹軍綠色身影,那就是她——也屬于中國的驕傲。
參考資料:央視新聞、《解放軍報》、中國軍網等
(圖網,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