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朝鮮元山街頭還留著俄朝外長會晤時的熱烈氛圍,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已收拾行裝,登上飛往中國的航班。這位剛結束對朝鮮正式訪問的外交官,馬不停蹄轉場中國,背后是中俄兩國近期密集的高層互動,從雙邊合作到多邊機制,中俄正以實際行動詮釋“戰略協作伙伴”的分量。
先說拉夫羅夫的朝鮮之行。他抵達朝鮮元山葛麻機場,次日便與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進行了長時間密談。輕松的開場白下,藏著雙方對當前國際局勢的共同關切:朝俄重申要忠實履行平壤峰會達成的協議,從雙邊貿易到軍事協作,從地區安全到全球治理,幾乎所有核心議題都被擺上臺面。
拉夫羅夫(資料圖)
結束朝鮮行程,拉夫羅夫的中國行同樣緊湊。他出現在北京,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面對面交流。此時的中國,正以“上海合作組織輪值主席國”身份,為即將到來的天津峰會做最后準備。作為上合組織的重要成員,俄羅斯對這次峰會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王毅在會見中特意提到,“中方愿同俄方及其他成員共同籌備好天津峰會,規劃未來發展方向,賦能各領域合作”。而拉夫羅夫的回應同樣直接:“俄方將繼續全力支持中方擔任輪值主席國,推動天津峰會取得圓滿成功。”
為什么上合組織如此重要?看看當前的亞太局勢就知道。近年來,某些大國熱衷搞“小圈子”“集團對抗”,試圖用軍事同盟和地緣博弈撕裂地區穩定。上合組織卻始終以“上海精神”為指引,堅持開放包容、不結盟不對抗,成為維護地區和平的重要力量。中俄作為輪值主席國和創始成員,自然要扛起責任:從協調各成員立場,到推動經貿、能源、人文合作落地,再到共同應對恐怖主義、毒品走私等跨國威脅,每一步都需要緊密溝通。
拉夫羅夫(資料圖)
其中,雙方就伊朗核問題交換意見。拉夫羅夫介紹了俄方立場考慮。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武力換不來和平,施壓不解決問題,對話談判才是根本出路。中方重視伊方不尋求發展核武器的承諾,也尊重伊朗作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享有的和平利用核能權利。中俄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伊核問題全面協議重要參與方,應繼續加強戰略協作,推動伊核問題政治外交解決進程,共同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推動中東地區早日實現和平穩定。
烏克蘭危機同樣牽動全球神經。盡管俄烏沖突已持續兩年多,中俄始終保持著坦誠溝通。這種立場背后,是中俄對“共同安全觀”的堅守:反對集團政治,主張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端,這才是真正維護歐洲乃至世界和平的正道。
拉夫羅夫(資料圖)
回到拉夫羅夫的中國行,這場訪問的意義遠不止于一次外交會晤。它既是中俄高層保持密切溝通的延續,更是兩國為應對當前國際變局“打前站”的關鍵一步。無論是上合組織天津峰會的籌備,還是伊朗核、烏克蘭等熱點問題的解決,都需要中俄保持戰略定力、加強協作。畢竟,在動蕩變革的世界里,真正的“頭等大事”,從來不是某一方的利益,而是維護全球和平與發展的大局。
中俄作為兩個大國,有責任也有能力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拉夫羅夫的航班還在飛行,但可以預見的是,他的中國之行將續寫中俄合作的新篇章——這不是為了對抗誰,而是為了讓世界更安全、更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