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尾氣是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其中的氮氧化物、顆粒物等污染物超標準排放,嚴重影響空氣質量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7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3件人民法院依法審理涉機動車環境監管典型案例,包括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各1件,旨在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和指引作用,展現人民法院守護大氣環境、助力藍天保衛戰的堅定決心,引導公眾增強環保意識,促使機動車檢測行業合法合規經營,助推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是把控機動車尾氣達標排放的重要關口,其出具的檢驗報告是判斷機動車排放是否符合環保標準的直接依據,對于推動移動污染源減排、實現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發揮著重要作用。
最高法環資庭有關負責人表示,機動車檢驗機構弄虛作假、提供虛假證明文件,從環境的保護者變為環境污染的放任者,人民法院依法應當予以嚴厲打擊,以維護機動車排放檢驗活動的公正性和嚴肅性。
在案例一湖南省新化縣某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陳某某等人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案中,某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陳某某等人,購買OBD(車載自動診斷系統)模擬器和尾氣排放作弊軟件,使400余輛本應無法通過尾氣排放檢測的機動車通過檢測,并出具虛假排放檢驗報告。經查,該公司在二年內曾因提供虛假證明文件受過兩次以上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經鑒定,按照大氣污染虛擬治理成本評估方法對生態環境損害量化計算,該公司此次應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16萬余元。湖南省新化縣人民法院依法以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對該公司判處罰金30萬元,對相關責任人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力震懾機動車排放檢驗行業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的違法犯罪亂象。
最新數據顯示,全國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氮氧化物總排放量的34%以上,機動車尾氣已經成為當前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任何對生態環境造成損害的違法行為,都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案例二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檢察院訴龍游某汽車租賃服務部、李某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中,李某拆除租賃車輛的三元催化器并更換劣質產品出售牟利,某汽車租賃部明知上述車輛排氣裝置不合格仍放任其上路行駛。2023年8月,浙江省龍游縣人民法院以盜竊罪判處李某有期徒刑一年四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經鑒定,涉案車輛行駛過程中超標排放的氮氧化物量合計為227.115Kg,造成生態環境損害共計6928元。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檢察院遂以某汽車租賃部、李某為被告提起本案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令二被告共同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費用。
浙江省衢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某汽車租賃部和李某對造成大氣污染、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依法均應承擔侵權責任。最終衢州中院以調解方式引導某汽車租賃部和李某主動承擔所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費用,確保受損生態環境得到全面及時修復,充分體現了“環境有價、損害擔責”原則,彰顯了司法對生態環境的全方位保護。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規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等對涉機動車環境監管領域的違法行為負有查處職責。人民法院支持和保障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嚴格執法。
在案例三湖北省襄陽市生態環境局申請強制執行行政處罰決定案中,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某檢測公司違規出具虛假機動車排放檢驗報告的行為,作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的處罰。某檢測公司未如期繳納罰款和違法所得,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遂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人民法院裁定準予強制執行,依法支持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檢驗機構出具虛假排放檢驗報告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維護了生態環境執法活動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有利于推動形成多方協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記者從最高法獲悉,近年來,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依法打擊相關違法犯罪活動,依法審理涉機動車環境監管案件,依法保護人民群眾環境權益,促推大氣污染預防和治理,為改善空氣質量、守護藍天白云提供了堅實的司法保障。
(記者 姜佩杉)
來源:人民法院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