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打開短視頻,總能刷到各種 “神童”:三歲背古詩、五歲彈鋼琴、六歲跳拉丁……
家長們一邊羨慕,一邊忍不住給自家娃報各種興趣班,生怕耽誤了 “天賦”。
但十幾年前,山東淄博有個叫張俊豪的小男孩,用另一種方式火遍全國 ——
三歲靠跳廣場舞成了網紅,五歲登上春晚,七歲年收入超百萬,被網友稱為 “廣場舞小神童”。
只是誰也沒想到,這個曾經靠扭動小身板就能養活全家的孩子,如今卻成了最普通的初中生。
01
廣場上的意外走紅,三歲娃成了 “頂流”
2013 年的山東淄博,傍晚的廣場上總是熱鬧非凡。
一群大爺大媽隨著音樂扭動,人群中間卻有個特別顯眼的小不點 ——
剛滿三歲的張俊豪,正踮著腳尖跟著節奏晃悠,小手甩得有模有樣,小屁股扭得比旁邊的奶奶還帶勁。
原來張俊豪出生后,帶他的奶奶是個廣場舞愛好者,只要天氣好,就推著嬰兒車往廣場跑。
別的孩子在旁邊玩沙子,他卻總盯著跳舞的人群發呆,聽見音樂就蹬著小腿想下地。
剛學會走路那陣,他干脆掙脫奶奶的手,鉆進人群跟著跳,動作雖然稚嫩,踩點卻意外地準。
周圍的大爺大媽都愛逗這個小不點,給他拍手叫好。
家人覺得有趣,就把他跳舞的視頻隨手發到了網上。
沒成想,這段視頻幾天就火了。
視頻里的張俊豪,穿著開襠褲,瞇著眼睛晃腦袋,跟著《最炫民族風》的節奏手舞足蹈,那股子投入勁兒,讓網友們笑稱 “比廣場舞大媽還專業”。
很快,有人找上門來,邀請他參加山東衛視的《我是大明星》。
第一次上電視,別的小孩見了鏡頭就哭,張俊豪卻一點不怯場。
主持人問他 “緊張嗎”,他奶聲奶氣地說 “不緊張,我跳得好”,說完就跟著音樂跳了起來,逗得評委和觀眾直笑。
節目播出后,他成了全網皆知的 “廣場舞小神童”,商演、綜藝邀約像雪片一樣飛來。
那時候的張俊豪,確實像個天生的表演者。
他不需要刻意排練,聽到音樂就有反應,表情、動作全是即興發揮,偏偏就是這種原生態的可愛,戳中了大家的笑點。
家長也覺得,孩子有天賦,多露露面是好事,既能鍛煉膽量,還能掙點零花錢補貼家用。
02
從春晚舞臺到年入百萬
走紅后的張俊豪,成了綜藝圈的 “香餑餑”。
《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這些王牌節目都找過他,每次出場,總能靠一段即興廣場舞引爆全場。
2015 年,五歲的他甚至收到了春晚的邀請,在全國觀眾面前表演了一段滑稽又靈動的舞蹈,名氣更上一層樓。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經紀公司也找上門來。家長覺得,有專業團隊規劃總比自己瞎忙活強,就簽了約。
從那以后,張俊豪的生活徹底被排滿:今天去這個城市錄節目,明天到那個地方趕商演,有時候一天要跑兩三個場子。
七歲那年,有媒體報道說,張俊豪的年收入已經超過百萬。
要知道,他老家淄博的普通家庭,一年收入也就幾萬塊。
靠著這個小不點,家里換了大房子,爸爸也從外地回來,專門陪著他跑行程。
街坊鄰居都羨慕:“這孩子真是來報恩的,小小年紀就能養全家。”
但光環背后,問題也慢慢暴露出來。
鏡頭前的張俊豪,笑容越來越少,有時候被主持人追問,會不耐煩地別過臉;
表演要是沒達到預期,甚至會當場摔話筒。
有次錄節目,他跳錯了動作,下臺后就被媽媽批評,鏡頭拍到他低著頭抹眼淚,那股委屈勁兒,完全不像個無憂無慮的孩子。
網友們也開始議論:“這孩子是不是太累了?”“感覺他一點都不開心。”
更有人直言,家長是把孩子當成了搖錢樹,根本不管他愿不愿意。
但那時候,全家的生活都圍著他轉,演出、賺錢成了頭等大事,沒人停下來想想,這個才七八歲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03
回歸校園的平凡少年,成長比名利更重要
上小學后,新的麻煩來了。因為常年在外演出,張俊豪落下了不少功課,課本上的字認不全,數學題也不會做。
更難的是融入集體 —— 別的同學聊動畫片、玩游戲,他插不上話;
大家課間跳皮筋,他因為總被媽媽叮囑 “別磕著碰著”,只能站在旁邊看。
時間久了,他越來越沉默,甚至說 “不想上學”。
有一次,老師打電話給家長,說張俊豪在課堂上一直發呆,問他怎么了,他小聲說 “我想回家睡覺”。
這句話像警鐘一樣敲醒了父母:孩子才這么小,怎么就活得這么累?
他們看著兒子眼下的黑眼圈,想起他偶爾說 “不想跳舞了”,突然意識到,自己好像做錯了。
從那以后,家長開始推掉大部分工作,讓張俊豪專心上學。
剛開始,他還不太適應,上課坐不住,寫作業磨磨蹭蹭。
老師和家長一起耐心引導,帶他跟同學一起玩,陪他補落下的功課。
慢慢的,他臉上的笑容又多了起來,會跟同學分享零食,也會在體育課上瘋跑打鬧,活成了一個正常的小孩。
如今的張俊豪,已經快 15 歲了,身高超過了媽媽,是個瘦瘦高高的初中生。
他不再出現在電視上,偶爾有同學翻出他小時候的視頻,他會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周末的時候,他還是喜歡聽音樂,但不再是為了表演,只是跟著節奏隨便晃晃,就像當年在廣場上那樣,純粹為了開心。
有人覺得可惜:“這么好的天賦,不繼續發展太浪費了。”
但對張俊豪來說,或許現在的生活才是最好的 —— 不用對著鏡頭強顏歡笑,不用被行程表追著跑。
能坐在教室里聽課,能和朋友打打籃球,能像所有同齡人一樣,慢慢長大。
其實,每個孩子都可能有自己的閃光點,就像小時候的張俊豪,對音樂和舞蹈有著天然的敏感。
但成長不是一場急行軍,沒必要逼著孩子早早站上舞臺,更不能把名利當成唯一的目標。
畢竟,比起 “神童” 的標簽,比起百萬年薪,一個孩子健康的身體、快樂的童年、正常的成長軌跡,才是最珍貴的東西。
張俊豪的故事告訴我們:所謂成功,從來不是讓孩子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而是讓他有機會慢慢發現自己,成為自己。
作者:等風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