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網易汽車7月15日報道 吉利的戰略轉型,迅速堅決。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團宣布重大戰略舉措,旗下港股上市公司吉利汽車(0175.HK)與美股上市公司極氪智能科技(NYSE:ZK)正式簽訂合并協議。
這不僅是兩家公司資源的整合,更是吉利控股集團深化《臺州宣言》精神、回歸“一個吉利”戰略的關鍵落子,旨在全球汽車產業智能化、電動化浪潮中構建更強大的競爭力。
吉利極氪合并的核心邏輯,直指“效率”與“合力”。
公告明確指出,此舉旨在打破兩家公司獨立上市可能帶來的資源分散、重復投入與潛在競爭。通過將極氪整合進吉利汽車這一更大的上市平臺,雙方將在研發、供應鏈、制造、銷售網絡及全球市場開拓等核心領域實現“全方位深度協同”。
根據此前推算,整合后的吉利,將力爭實現數以10億元的研發降本和幾十億元的采購降本目標,并力爭實現整體效益超5%,研發效率、管理效率及營銷效率達到15%-20%。
對專注于豪華智能電動市場的極氪而言,合并意味著獲得母公司更雄厚的財務資源、更低的融資成本以及龐大的產業鏈和全球化布局支撐。這將為其在產品研發、產能擴張和市場拓展上的高強度投入,提供“更堅實的后盾”,提升其發展天花板。
同時,合并后的吉利汽車,也將形成更完整的產品與市場矩陣。吉利將在主流市場的根基與極氪在豪華智電領域的優勢相結合,實現對從燃油、插電混動、醇氫電動到純電的全動力形式覆蓋,以及從主流、中高端到豪華市場的全方位布局,增強其在整個市場競爭中的話語權。
此次合并方案考慮了不同股東訴求,極氪股東擁有“選擇權”。
具體來說,極氪股東可選擇接受現金對價或置換為吉利汽車股份。這種靈活性尊重了股東在流動性偏好和長期價值判斷上的差異。
無論是選擇現金退出的極氪股東,還是持有吉利汽車股票的股東,都將受益于合并后釋放的“協同效應紅利”。整合帶來的研發、采購、制造、管理等方面的成本節約,以及運營效率提升,也將直接提升合并后實體的盈利能力。如果極氪股東換股,即可以直接成為吉利汽車股東的一份子;吉利汽車股東則通過納入高增長性的極氪資產,提升公司整體價值和未來成長預期。
同時,公告特別強調,此次合并與部分中概股“退市即解散注銷”的模式截然不同。通過私有化極氪并入持續運營且實力更強的吉利汽車上市平臺,為極氪股東提供了可持續的價值承接,而非投資終結。
吉利控股集團將此次合并視為《臺州宣言》精神的深化實踐,是回歸“一個吉利”戰略的關鍵里程碑。
合并旨在深度落實宣言中“杜絕重復投入”、“提升整體競爭力”的要求,通過消除內部資源浪費,實現高效配置,強化集團在智能化、電動化、全球化賽道上的整體作戰能力。
吉利在公告及高管表態中,也多次強調“負責任”的企業信條。吉利汽車行政總裁桂生悅表示,合并將“開創多贏局面”,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則稱其為“吉利汽車更美好的未來打下堅實基礎”。此次合并,也是吉利著眼于集團長遠利益最大化與可持續發展戰略定力的體現。
同時,合并還可以提升吉利汽車在資本市場的吸引力。 而整合了從大眾到豪華、覆蓋全動力形式、擁有強大技術生態(如億咖通科技、時空道宇等)和全球化布局的“科技吉利”,也為資本市場描繪了更清晰、更具吸引力的長期增長邏輯和廣闊的“上行空間”。
寫在最后:
吉利汽車與極氪的合并,是中國車企集團面對行業百年變局主動求變、優化內部結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典型案例。
直面大集團內部資源協同難題,追求規模效應與運營效率最大化,吉利汽車強化了在電動智能賽道(尤其是高端市場)的競爭力,打造了更完整、更有戰斗力的品牌和產品矩陣。同時,合并方案設計也兼顧股東利益與公司長遠發展。雙方的合并,標志著中國汽車產業的競爭,已從單一產品或品牌層面,升級為涵蓋技術生態、產業鏈整合、全球布局的體系化能力競爭。
若此次合并能順利落地并有效整合,“大吉利”這艘調整航向、集中火力的航母,也將在全球汽車產業尤其是風起云涌的智能電動戰場,形成更強的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