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特朗普在白宮正式拋出“重大聲明”:若俄烏50天內未簽和平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征收100%關稅,消息一出,國際輿論嘩然——但這記“重拳”還沒落下,最先坐不住的反而是美國內部一群人。
這群人叫“對華鷹派”,以共和黨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為代表。過去半個月,他們像盯著獵物的狼,盼著特朗普借俄烏沖突對中國、印度下狠手。格雷厄姆6月底就放話,稱中國、印度買了俄羅斯70%的石油,“是普京沖突機器的燃料庫”,要求特朗普按他推動的新法案,對中印輸美商品加征500%關稅。他甚至得意地說:“特朗普總統完全有辦法阻止中印,他們不擔責的日子該結束了。”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而中方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我們始終認為對話談判是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唯一可行出路。中俄的合作既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因素的影響。
可7月14日特朗普的聲明,把這些人的算盤砸了個稀碎。所謂“二級制裁”,特朗普沒明說具體措施,但業內都猜是“點對點”針對購油企業,而非全面加稅。至于對中國、印度,特朗普壓根沒提“500%”這個數字——明明鷹派遞了刀,他連刀把都沒接穩。
這背后藏著特朗普的“心虛”。先看對俄制裁:俄美雙邊貿易額小得可憐,2024年全年才幾十億美元,就算現在徹底脫鉤,俄羅斯損失的貿易份額連個零頭都不到。特朗普自己也清楚,對俄征100%關稅更像政治口號——普京不會因為這點經濟損失就停火,反而可能覺得“這招不過如此”。
最讓鷹派崩潰的,是他們的“施壓”反而成了中俄印的“粘合劑”。上合組織外長理事會在北京開幕,中國、俄羅斯、印度、伊朗等國外長齊聚。印度外長蘇杰生5年來首次訪華,當著鏡頭說:“中印關系正在穩定發展。”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越施壓,中俄印越抱團。上合組織覆蓋了全球40%的人口,金磚機制里有三個金磚創始國(中、俄、印),這些平臺本就是新興國家合作的重要渠道。美國用制裁“逼”中俄印靠近,反而讓它們更明白:靠別人不如靠自己,合作才能應對風險。
特朗普的“狠”,說到底還是“虛”的。美國2025年第二季度GDP數據快出爐了,第一季度已經環比下降0.5%,市場普遍預測Q2可能更糟。經濟不好,特朗普哪有底氣真對中國、印度下死手?他更在意的是選情——用“對俄強硬”拉攏保守派,用“不對華激化”穩住工商界,兩頭討好才是他的算盤。
現在再看普京,自然不慌。俄羅斯石油主要賣給誰?是中國、印度、中東。美國加稅?這些國家根本不買賬。中俄原油管道、印俄本幣結算機制早就在運行,美國“二級制裁”嚇得住誰?更別說上合、金磚的協作,讓俄羅斯在國際舞臺上有了更多支撐。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從特朗普的“100%關稅”到鷹派的“500%幻想”,這場圍繞俄烏沖突的博弈,本質是美國內部分歧與國際格局變化的縮影。美國想靠單邊制裁“號令天下”,可現實是:中俄印的合作越來越緊,美國經濟的問題越來越多,連鷹派自己的算盤都打不響。
最后說回特朗普的“重大聲明”——50天后的俄烏能不能簽和平協議?沒人知道。但能確定的是,不管結果如何,中俄印的協作只會更緊密,美國的“制裁大棒”,終究是虛張聲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