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記者走基層|巧妝“邊角地” 城市添新景
“向右側一下身子,好,保持住!”7月14日早7時,廊坊市藝術大道與新開路交口處,62歲的退休教師陳國華舉著手機反復調整角度,給站在古典仕女鏤空立牌后的老伴拍著照片。
“以前這兒只有一組繪有青花瓷圖案的城市雕塑,現在旁邊增加了一個古風人物的鏤空立牌。”陳國華告訴記者,一個小小的變化,讓很多喜愛拍照的市民到這里“打卡”。
7月14日,在廊坊市“夢回廊園”打卡點,市民正在觀看墻上的老照片。河北日報記者 劉英攝
進入6月份,細心的廊坊市民發現,在市區的藝術大道、和平路等城市迎賓線核心區域的街角、沿線綠地,悄然出現了15處“愛廊坊拍照打卡點”。依托現有的景觀資源,該市通過增設鏤空立牌、創意彩繪等美術陳列裝置,把城市角落變成市民、游客心儀的公共藝術新空間。
“小創意”激活“邊角地”,藝術大道沿線綠地間,以四季為主題的景觀小品成為城市一抹亮色。粉色櫻花、金黃銀杏、濃綠雪松……每個季節的景觀都巧妙融入代表該季節的典型花卉或植物元素;六邊形花窗、十字花窗……透過不同造型的鏤空花窗,攝影愛好者拍攝的“畫中畫”引得路人連連稱贊。
“步子邁得開,生活才能嗨”——一個跑步姿勢的鏤空人形立牌和上面的文字吸引了晨跑的趙敏和同伴的注意。“這個跑步立牌挺有趣,以后咱每天跑完步,都來這兒打個卡。”趙敏和同伴商量著。
“當人們愿意為一處微景觀駐足,城市便不僅僅是物理空間,而成為情感與記憶的承載地。”廊坊市園林綠化事務中心設計二室主任胡澤興說,每個打卡點都融入廊坊的歷史記憶、文化元素或生態優勢,讓市民、游客在拍照留念的同時感受廊坊的獨特魅力。
步入永興路與藝術大道交口西北角的“夢回廊園”打卡點,“小賣部”里煙酒糖果、瓜子汽水應有盡有,“青春照相館”上演著時空對話……這些用回收的老舊門窗打造的街景,重現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街道風貌。
方寸之地,盡顯城市溫情。“這些打卡點不僅彰顯出城市特色,而且提升了體驗感。”胡澤興說,這些微景觀讓綠地空間變得可玩、可賞。此外,這批景觀均采用PVC等環保材料建成,其建造、維護成本遠低于傳統園林設施。
真正的城市記憶,藏在群眾愿意駐足的地方。“首批15個拍照打卡點很受市民的歡迎。”胡澤興說,根據實際情況,他們還要繼續調整或增加點位,讓園林景觀“活”起來,成為展示廊坊城市形象的新名片。(河北日報記者 劉英)
來源:河北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